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脚气病与脚湿气相同吗?

脚气 2011-03-10 17:04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脚气病是营养缺乏性疾病。即维生素B1缺乏病。常因摄入量不足,机体需要量增加,如某些生理情况下的妊娠期、哺乳期及儿童生长发育期等;或者由于肠道吸收不良及排泄增多导致其缺乏。临床表现主要有 ...

  脚气病是营养缺乏性疾病。即维生素B1缺乏病。常因摄入量不足,机体需要量增加,如某些生理情况下的妊娠期、哺乳期及儿童生长发育期等;或者由于肠

  道吸收不良及排泄增多导致其缺乏。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循环系统表现为心悸、气促、心动过速、下肢浮肿,甚至出现心包、胸腔积液。如不及时治部常发生右心衰或左右心衰。②神经症状以多发性神经炎为常见:呈双侧对称,由远端上行发展,下肢重于上肢,早期出现感觉障碍--肌肉酸痛,肌张力下降致行走困难--肌肉萎缩,并出现垂足、垂腕。③脑型肺气痛可见呕吐、眼球震颤,单侧或双侧眼外展肌麻痹,共济失调,甚至发生精神错乱,昏迷和死亡。在治疗上主要针对病因治疗:①增加维生素B1的摄入量,如稻米不宜精碾、食物应多样化,注意烹饪方法;在哺乳期或腹泻及某些消耗性疾病时宜补充维生素B1。②药物:尽早肌注维生素B1每天100mg,连续10天,同时口服维生素B1片20mg,每天3次,加用酵母片和其它B族维生素。

  而脚湿气俗称香港脚,是由真菌感染的一种皮肤病。常发生于足距部及趾间,也延至足背及踝部。病变常迁延难愈,易于公共场合传染。临床上分为以下几型:①鳞屑水疱型,在趾间,足跖及其侧缘反复出现针头大小丘疱诊、疱诊,有程度不一的炎性反应和瘙痒,疱干后脱屑;②浸渍靡烂型,皮肤可见浸渍、发白、松软,有渗液。极易继发感染,并发淋巴管、淋巴结炎及丹毒等。③角化过度型,常见于足跟,足跖及其侧缘,见角质层增厚、粗糙、干燥、脘屑。可有轻度瘙痒。在冬季易发生皲裂。治疗:有继发细菌感染宜给予控制,然后再使用抗真菌药。①、②型可用复方雷锁辛洗剂。1/2怀惠氏液?有时可用低浓度的冰醋酸溶液浸泡。另外尚可用抗真菌霜剂和软膏。如复方达克宁霜等。重症者可口服疗霉舒0.25g,每日一次,共2周,或伊曲康唑0.2,每日2次,每疗程7天,共3个疗程。鉴于本病极易复发,用药须坚持4周或更久以求彻底。另外在民间有种观念认为“足癣治好了会生大病”是无任何科学根据的。足癣不管轻重都要积极防治,否则可能生大病。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上一篇:脚气病
下一篇:脚气病≠脚气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脚气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
    83932次观看数 2011-03-10 17:07:27
  • 脚气的注意事项
    1.要坚持用药,足癣是一种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杀死它。 2.不另乱用药。脚气用药最关键的是应分类型进行连贯正规的治疗。有人用肤轻松等皮质类固醉药膏来治疗足
    83933次观看数 2011-03-10 17:07:27
  • 脚气的病因学及预防
    【病因学】 本病是由皮肤癣菌(真菌或称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都可诱发本病。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 【预防】 1.要保
    83934次观看数 2011-03-10 17:07:27
  • 脚气的治疗措施
    1.家庭用药 (1)糜烂型:先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雷佛奴尔溶液浸泡,然后外涂龙胆紫或脚气粉,每日2次,待收干后再外搽脚气灵或癣敌药膏,每日2次。 (2)水疱型:每日用热水泡脚后
    83935次观看数 2011-03-10 17:07:27
  • 脚气诊断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83936次观看数 2011-03-10 17:07:27
  • 脚气概述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 脚气是足癣的俗名。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
    83937次观看数 2011-03-10 1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