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注意药物致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2011-03-10 15:27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据统计,在临床常见的骨质疏松症中,有8%~15%的人并非因为缺钙、缺乏维生素D或疾病引起,而是由于药物所致体内矿物质代谢紊乱造成有关资料表明,长期使用下列药物可引起骨质疏松症,应引起 ...

  据统计,在临床常见的骨质疏松症中,有8%~15%的人并非因为缺钙、缺乏维生素D或疾病引起,而是由于药物所致体内矿物质代谢紊乱造成有关资料表明,长期使用下列药物可引起骨质疏松症,应引起高度重视。

  糖皮质激素 目前最常见的导致药源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引起骨质丢失的机理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增加钙、磷的排泄,减少蛋白质和粘多糖的合成,使骨质基质形成障碍。同时,糖皮质激素还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不利于骨质生成。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骨质疏松,出现骨小梁和成骨细胞减少。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症除表现为腰背痛外,也是造成自发性骨折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资料表明:在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中,发生自发性骨折者可高达8%~18%,特别是长期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者,约74%的人脊椎X线检查有脱钙现象,34%的人有压缩性骨折。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出现难以解释的逐渐加重的腰背痛、关节痛或活动受限,且疼痛与气候无关而与活动有关者,应考虑由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

  肝素 资料表明,病人使用肝素超过4个月可能发生骨质疏松症或自发性骨折。这可能是由肝素促使骨胶原溶解或某种酶受抑制所致。预防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用药剂量,避免大剂量应用肝素。

  抗癫痫药物 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可因其促进维生素降解及使消化道对钙吸收减少而致低钙血症,使骨容量减少10%~30%。出现骨质疏松症或自发性骨折。因此,对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应自用药后3~4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甲状腺激素 单就甲状腺素对肌胳的影响来说,它能与生长激素协同促进骨骼的生长成熟,但如果使用过量的话,则会因造成钙磷转运失衡,呈现负钙平衡状态而引起骨骼脱钙、骨吸收增加,最终引起骨质疏松。因此,使用甲状腺素时切忌过量。

儿童补钙王之争 三精VS龙牡 惊!中国人竟然都缺钙 警惕电脑族鼠标手肌肉坏死 推荐!教你如何预防鼠标手 刘翔的伤病不在跟腱而在腰上 从刘国梁的歪头谈谈颈椎病 推荐:预防颈椎病从这里开始 教你预防骨折六大秘诀 “骨质增生”竟然不是病? 骨科频道每月TOP10排行榜

(实习编辑:易校吉)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老年人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的特征是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在北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妇女患病率约为25%,男性为12.5%。髋骨骨折的病例中有20%的死亡,而幸存者中近半数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每年死于骨
    83389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8
  • 有关骨质疏松症的误区
    1、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才生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并非只有老年人才发生。通常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以下几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2)继发于许多其他疾病之后
    83390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9
  • 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进展
    1、以运动强健骨骼,可增加骨骼的矿物质含量。 2、从饮食中摄取足够的钙质。 3、熬骨头汤时加些醋,可帮助溶解骨头中的钙。 4、服用钙质补充物,可将钙质补充物置一锭于醋中,若裂成数块,则
    83391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9
  • 双磷酸盐类药物可致颌骨坏死
    美专家提醒:治疗骨质疏松谨慎用药 美国媒体报道说,美国国内医疗机构近期发现,近年来数千名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使用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双磷酸盐类药物后出现颌骨坏死现象。专家因此怀疑,双磷酸盐类药物可能
    83392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9
  • 三部曲轻轻松松治疗骨质疏松
    1、第一步补钙:钙是骨骼的重要成分,主要来源于食物。如不能从食物中摄入足量的钙质,可补充钙质。摄人的钙量略多于需要量并无害。 那么,怎样补钙?一句话——食补与药补双管齐下。 食 补
    83393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9
  • 骨质疏松需要标本兼治
    “治本”即病因治疗: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治疗骨质疏松首先要去除病因,特别是内分泌及代谢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一旦控制住病因,骨质疏松可逐渐好转。所以,在治疗骨质疏松之前,一定要全力找出致病原因及
    83394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