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软组织慢性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以腰痛为主,检查脊柱外形一般正常,仰俯活动多无障碍,腰肌或筋膜劳损时,骶棘肌外、骼骨嵴后部或骶骨后面腰背肌上点处有压痛,棘 ...
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软组织慢性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以腰痛为主,检查脊柱外形一般正常,仰俯活动多无障碍,腰肌或筋膜劳损时,骶棘肌外、骼骨嵴后部或骶骨后面腰背肌上点处有压痛,棘上或棘间韧带劳损时,压痛点多在棘突上或棘突间。
【检查】
(一)压痛点:腰背部压痛范围较广泛,压痛点多在骶髂关节背面、骶骨背面和腰椎横突等处。轻者压痛多不明显,重者伴随压痛可有一侧或双侧骶棘肌痉挛僵硬。
(二)X线检查,除少数可发现腰骶椎先天性畸形和老年患者椎体骨质增生外,多无异常发现。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以及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的特点,本病诊断一般并不困难。
【鉴别诊断】
(一)增生性脊柱炎:腰痛主要表现为休息痛,即夜间、清晨腰痛明显,而起床活动后腰痛减轻。脊柱可有叩击痛。X线检查可见腰椎骨钙质沉着和椎体边缘增生骨赘。
(二)陈旧性腰椎骨折:有外伤史,不同程度的腰部功能障碍。X线检查可发现椎体压缩或附近骨折。
(三)腰椎结核: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血沉加快,X线检查可发现腰椎骨质破坏或椎旁脓肿。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典型的腰腿痛伴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受限,脊柱侧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挺腹试验阳性、腱反射异常和皮肤感觉障碍等神经根受压表现。可做腰椎CT或MRI检查助诊。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温经活血,解痉止痛。
(二)取穴及部位: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秩边、委中、承山及腰臀部。
(三)主要手法:按揉、点压、弹拨、擦、拍击、扳法等。
(四)操作方法
1.准备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先用柔和的掌根按揉法沿两侧足太阳膀胱经从上向下施术5~6遍。
2.治疗手法:接着,用掌根在痛点周围按揉1~2分钟;医者以双手拇指依次点揉两侧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志室、秩边等穴位,约4分钟,以酸胀为度;并用双手拇指弹拨痉挛的肌索10次;然后,患者侧卧位,施腰椎斜扳法,左右各1次;
3.结束手法:用掌擦法直擦腰背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并用桑枝棒拍击腰骶部,约2分钟,结束治疗。
手部按摩治疗:
手部按摩对腰背部的软组织劳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手部按摩既可以补益肝肾、疏利筋骨、通络止痛,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本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