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科学补钙按年龄来分

骨质疏松 2011-03-10 10:45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钙是人体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参与一切生命活动过程。首先,钙是骨与齿结构的重要成分,约有99%的钙沉积于骨骼。钙离子还参与许多生理功能,如神经兴奋性、肌肉收缩、心脏活动、细胞膜通透性、血 ...

  钙是人体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参与一切生命活动过程。首先,钙是骨与齿结构的重要成分,约有99%的钙沉积于骨骼。钙离子还参与许多生理功能,如神经兴奋性、肌肉收缩、心脏活动、细胞膜通透性、血凝过程、某些酶的活动等。当膳食中钙的摄入不足,同时又得不到其他补充时,体内就会缺钙。缺钙可引起失眠、手足麻木、牙齿松动、老化等症状。儿童缺钙可导致佝偻病,孕妇缺钙可引起腰酸背痛、小腿抽筋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成年人缺钙会发生易骨折的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有专家总结说“钙是生命之源,钙是健康之本,钙是长寿之基”是有道理的。

  我国居民由于膳食结构等方面的原因,缺钙现象十分严重。我国政府先后组织进行了四次全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钙的摄入量显着偏低,普遍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标准。中国人每日摄钙量与每日需钙量推荐标准如表1。

  从上述调查数值资料显示,国人每日摄钙量均较推荐量要低,是否人人都需要补钙?因钙的需要量主要是测定骨骼对钙的需要而决定的。由于在骨骼中的钙不是恒定的,它是不断地由食物中的钙输送到血液,再从血液输送到骨骼,骨骼中的钙也不断从骨骼中输出,再经过肾脏由尿中排出体外。从婴幼儿到青少年、一直到成人,钙在骨骼中输入比输出多,因此形成骨骼生长。成年人则输入输出平衡,而中老年人骨骼中输出比输入多,所以骨密度降低,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因此,不同年龄段的人所需要钙的量也不完全一样。

  三个年龄段最需要补钙

  据有关研究表明,人体最需要补钙的三个年龄段是:

  婴幼儿、儿童与青少年

  骨骼需要成长的时期。婴儿由于母乳喂养与牛乳喂养不同,钙的吸收有所不同。母乳中钙的吸收率可达55%~60%,而牛乳喂养的,不论是普通牛乳或配方乳,吸收率都只有40%左右,因此单用牛乳喂养的婴儿必须补充钙。1~10岁儿童每天适当补钙就够了。而女性从12岁起就需要增加钙的摄入量。研究证实,骨健康取决于年轻时,因为骨骼强度的95%是在12~18岁之间形成的。

  青壮年期

  需要将骨密度维持到最高点,骨密度越高,到老年就越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在这时,小肠对钙的吸收良好,吸收率约有40%。一般骨密度最高的峰值发生在成年20岁以后一直到30多岁。这一峰值对人体钙的营养以及骨骼与牙齿的健康非常关键。如果峰值高,则在老年时不容易患骨质疏松症。最近的研究证明,如果这时每天补充钙1200毫克或更多,则可以使钙在骨骼中沉积更多,使骨密度峰值升得更高。因此对20岁以后到30多岁的青年人,骨密度成长到峰值时,每日可以补充钙1200~1500毫克。

  老年时期

  骨骼中的钙容易丢失。40~50岁以上骨骼中的钙输出大于输入,因此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对钙的摄取应该提高到1000毫克。妇女在这时会发生停经,这时体内的雌激素开始降低,其中的17β-雌二醇能加速钙的丢失。妇女的更年期需要持续6~10年。在这时非常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甚至骨折,则钙的剂量可以用到每日1000毫克。

  此外,怀孕与哺乳的妇女胎儿骨骼的生长,尤其是怀孕后期,需要一共从母体摄取30克钙。哺乳期间,每天需从母乳中输送200~300毫克的钙给婴儿。因此孕妇与乳母每日需要钙1200毫克。

  如何补钙?

  首先,要早期预防缺钙,增加钙的贮备。年轻时每日摄取钙量应不少于800毫克,有人认为既然这样每天服些钙片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比如葡萄糖酸钙仅含钙9%,乳酸钙含钙13%,这类钙片含钙量很低,每次服2片钙片,仅服到药用标准的1/10,因为钙片都是以化合物计量的。因此靠服钙片来补足钙并非是一个理想的途径。补钙应以膳食为基础,增加富钙食物的摄取,适当加服钙剂,并要经常晒太阳和适量运动,以增强钙的吸收能力和增强体内骨钙的含量,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绝经期妇女补充雌激素,这些都是相得益彰的措施。

  其二,要正确掌握钙剂的服用时间:对于口服补剂,以清晨和临睡前各服用一次为佳;若采取一日3~4次用法,最好是在饭后1~1。5小时服用,以减少食物对钙元素吸收的影响。若是选用含钙量高的制剂,采用每天1次的用法,则以每晚临睡前服用为佳,因人的血钙水平在后半夜及清晨最低,临睡前服用可以使钙剂得到更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第三,科学选用钙剂的原则:目前市售钙剂名目繁多,品种多达300多种,使人眼花缭乱,究竟应如何选择呢?选择时应符合下列标准:①含钙量大:②溶解度(水溶性)大;③肠道吸收率高;④生物利用度好;⑤重金属含量低。同时,小儿应选口感好、水溶性好的制剂。另外需要了解的是:活性钙,骨粉等重金属含量高,长期服用易造成体内蓄积。

  过量补钙有害

  补钙也应适度,不可盲目滥用。若过分强调补钙,钙的摄入量过高如每日超过4克,且持续时间过长,就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反而影响健康。其副作用可能有:①高钙血症:可出现倦怠、肌肉软弱无力、嗜睡健忘及骨骼疼痛等症状,且能使尿路结石发生率大大增加。②铁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过量补钙会引起明显的铁缺乏和维生素缺乏症,导致机体的代谢及免疫功能产生不良影响:③对胃肠道副作用:一般来说,钙的复合物如碳酸钙对胃酸分泌过多是有一定治疗作用的,但当钙过量时可产生一种“反弹性胃酸过多”现象,使胃黏膜充血肿胀,甚至诱发溃疡。此外,过量补钙还极易发生便秘。因此,钙剂的应用也应在医师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应用,避免因补钙不当损害健康。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骨科频道

(实习编辑:古茜文)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老年人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的特征是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在北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妇女患病率约为25%,男性为12.5%。髋骨骨折的病例中有20%的死亡,而幸存者中近半数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每年死于骨
    83389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8
  • 有关骨质疏松症的误区
    1、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才生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并非只有老年人才发生。通常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以下几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2)继发于许多其他疾病之后
    83390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9
  • 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进展
    1、以运动强健骨骼,可增加骨骼的矿物质含量。 2、从饮食中摄取足够的钙质。 3、熬骨头汤时加些醋,可帮助溶解骨头中的钙。 4、服用钙质补充物,可将钙质补充物置一锭于醋中,若裂成数块,则
    83391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9
  • 双磷酸盐类药物可致颌骨坏死
    美专家提醒:治疗骨质疏松谨慎用药 美国媒体报道说,美国国内医疗机构近期发现,近年来数千名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使用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双磷酸盐类药物后出现颌骨坏死现象。专家因此怀疑,双磷酸盐类药物可能
    83392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9
  • 三部曲轻轻松松治疗骨质疏松
    1、第一步补钙:钙是骨骼的重要成分,主要来源于食物。如不能从食物中摄入足量的钙质,可补充钙质。摄人的钙量略多于需要量并无害。 那么,怎样补钙?一句话——食补与药补双管齐下。 食 补
    83393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9
  • 骨质疏松需要标本兼治
    “治本”即病因治疗: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治疗骨质疏松首先要去除病因,特别是内分泌及代谢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一旦控制住病因,骨质疏松可逐渐好转。所以,在治疗骨质疏松之前,一定要全力找出致病原因及
    83394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