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骨质疏松基本知识

骨质疏松 2011-03-10 10:45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1.什么是骨质疏松,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目前认为,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受损、骨骼脆性增加,从而导致骨骼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现象。当具备上述现象,患 ...

  1.什么是骨质疏松,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目前认为,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受损、骨骼脆性增加,从而导致骨骼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现象。当具备上述现象,患者又伴发有因骨质疏松引起的某些临床症状,如腰背疼痛时称为骨质疏松。

  2.骨质疏松症分为几大类

  骨质疏松症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此类又分为两型,即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这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妇女绝经后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是中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和目前防治的重点。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其它疾病或药物等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当诱因消除后,骨质疏松症可以明显改善。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常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这类患者多伴有家族遗传史,女性多于男性。也有人把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症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范围。

  3.我国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据我国部分省市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约为59.89%。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4.骨质疏松症患者为什么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英文名称为osteoporosis,意思是充满孔隙的骨骼。试想一下,当一块我们自认为坚硬无比的物质中充满了孔隙或气泡,它的强度难道不会受影响吗?骨质疏松症患者容易发生骨折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当骨骼发生骨质疏松时,虽然其骨骼的外形与正常骨从外表上看来没有什么区别,但骨显微结构在不知不觉中已发生变化。随着骨骼中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的丢失,原本密实的骨小梁中形成了许多孔隙,骨小梁也变细变薄甚至断裂,导致骨骼承受各种负荷的能力(骨的强度)下降。在同样外力作用下,疏松的骨骼发生骨折的机会自然就增加了。 ②骨质疏松患者骨量丢失以骨基质为主。骨基质是维持骨韧性的重要物质,骨基质的丢失可以造成骨的脆性增加而韧性降低,在外力作用下,骨骼缺乏对外力的耐受性(抗弯力降低)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发生率升高的原因。 ③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为老年人,由于机体逐渐衰老的原因,老年人肌肉组织弹性降低,失去对骨的保护与协调作用,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较差。

  5.男性也会患骨质疏松症吗

  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每五名老年男性中就有一名骨质疏松症患者。事实上男性步入中年(40岁以后),体内的睾酮类固醇激素分泌也呈下降趋势,骨质同样在逐渐缓慢丢失中。因此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是存在的,但发生年龄一般要比女性晚10-15年。

  6.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①遗传因素;②营养失衡:长期钙摄取不足及维生素D缺乏,长期进食高纤维素食物,以及有偏食、畏食习惯的人都有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症;③活动量不足;④不良嗜好:长期酗酒、吸烟以及嗜食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浓茶、可乐、汽水等的人;⑤服用某些药物: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激素、利尿剂、抗生素、抗血液凝固剂以及接受化学治疗等,都易导致骨密度下降。

  7.为什么绝经后的妇女容易罹患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的妇女容易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的缺乏有关。其作用机制简单地讲可能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的: ①雌激素有促进降钙素分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功能。雌激素缺乏时,降钙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可导致骨吸引增加引发骨质疏松症; ②雌激素缺乏时,抑制了体内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由于甲状旁腺激素是肾脏将无活性维生素D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的催化剂,甲状旁腺素分泌不足时,活性维生素D生成减少,肠道对钙的吸引减少,骨生成原料不足导致骨质疏松症。

  8.为什么有时单纯补钙不能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①在钙的吸引和排泄过程中需要众多因素(如维生素D)的参与。任何一种因素的缺乏都可能导致钙吸收或排泄发生异常,从而影响钙的吸收与利用; ②在骨骼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钙离子外,同时也需要其他一些营养因素的帮助。如维生素K可以帮助您的身体制造一种蛋白质来辅助维持骨骼的坚固性。一旦这些营养因素缺乏,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仍然是可能的。

  9.多喝牛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吗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在我们每天进食的食物里,牛奶中所含的营养素和钙含量是比较高的,大约每100毫升牛奶中含有100-120毫克的钙,而且牛奶中的钙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10.维生素在骨代谢中起什么作用

  维生素在维持骨骼生长、发育、代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K的作用更不可忽视,当这些维生素缺乏时,可以引起骨代谢发生紊乱和骨骼生长停滞,甚至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11.治疗骨质疏松症常使用的药物有哪些

  ①抑制骨吸收的药物:主要有钙剂、雌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异丙氧黄酮类和二磷酸盐类药物; ②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包括有甲状旁腺激素、生长激素及某些生长因子、氟化物、维生素K2、雄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等;③中药类: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为滋阴补肾类药物。

  12.常见的钙制剂有哪些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钙制剂分为无机钙和有机钙两大类。无机钙包括有:氯化钙、乳酸钙、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活性钙等。有机钙有L-门冬氨酸钙等。

  13.钙剂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如何

  总体来看,钙剂是一种十分安全的营养素,长期、适量(小于1500毫克/日)使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会带来麻烦,一般主张少量、多次服用,有利于钙吸收。但对于曾有肾结石病史或有肾结石家族史的患者来说,钙的长期使用有可能会导致结石形成的危险性增加。对依靠乳制品来补充钙的中、老年患者最好选用低脂或脱脂奶制品,以避免高脂血症的发生。

(实习编辑:易校吉)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老年人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的特征是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在北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妇女患病率约为25%,男性为12.5%。髋骨骨折的病例中有20%的死亡,而幸存者中近半数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每年死于骨
    83389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8
  • 有关骨质疏松症的误区
    1、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才生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并非只有老年人才发生。通常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以下几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2)继发于许多其他疾病之后
    83390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9
  • 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进展
    1、以运动强健骨骼,可增加骨骼的矿物质含量。 2、从饮食中摄取足够的钙质。 3、熬骨头汤时加些醋,可帮助溶解骨头中的钙。 4、服用钙质补充物,可将钙质补充物置一锭于醋中,若裂成数块,则
    83391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9
  • 双磷酸盐类药物可致颌骨坏死
    美专家提醒:治疗骨质疏松谨慎用药 美国媒体报道说,美国国内医疗机构近期发现,近年来数千名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使用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双磷酸盐类药物后出现颌骨坏死现象。专家因此怀疑,双磷酸盐类药物可能
    83392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9
  • 三部曲轻轻松松治疗骨质疏松
    1、第一步补钙:钙是骨骼的重要成分,主要来源于食物。如不能从食物中摄入足量的钙质,可补充钙质。摄人的钙量略多于需要量并无害。 那么,怎样补钙?一句话——食补与药补双管齐下。 食 补
    83393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9
  • 骨质疏松需要标本兼治
    “治本”即病因治疗: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治疗骨质疏松首先要去除病因,特别是内分泌及代谢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一旦控制住病因,骨质疏松可逐渐好转。所以,在治疗骨质疏松之前,一定要全力找出致病原因及
    83394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