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到一些腰背酸痛的中年人和弯腰、驼背的老人,稍微摔倒就发生股骨上段骨折,或手腕部骨折;有些疼痛严重卧床不起的病人被送进医院,经检查诊为骨质疏松症,严重者已伴有胸、腰椎的压缩性骨折。 ...
常见到一些腰背酸痛的中年人和弯腰、驼背的老人,稍微摔倒就发生股骨上段骨折,或手腕部骨折;有些疼痛严重卧床不起的病人被送进医院,经检查诊为骨质疏松症,严重者已伴有胸、腰椎的压缩性骨折。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大家都知道,骨骼是生命所必需的钙、磷、镁等离子的储存库,是调节和保护这些离子的血浓度的“靠山”。骨组织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在青少年时期,骨的形成大于骨的吸收,骨骼即发育成熟;到了老年,骨的形成逐渐减少,骨的吸收超过骨的形成,导致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就是由于这种骨的重建失衡所致。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而容易发生骨折。如同朽木中空,干枯老化,轻微摇动或即使无任何外界作用也会自行产生裂缝或折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老龄化社会越来越明显,骨质疏松症的患病人群越来越多。据统计,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约有7500万人患骨质疏松,每年大约有250万骨质疏松患者因发生腰部、股骨上端及手腕骨折而致残。此外,还有15%~20%的病人会因各种并发症如静脉血栓栓塞、感染等导致死亡。所以说,骨质疏松症造成的最大危害就是骨折。
骨质疏松症常见于绝经后的妇女、老年人,也见于有慢性内科疾病的病人,如慢性胃肠道疾病者、慢性肝胆疾病者、慢性肾病者、类风湿关节炎者及氟骨症者;内分泌紊乱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皮质激素增多症等的患者;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病人及骨髓瘤、淋巴瘤和白血病等血液病的病人;长年服用激素或服用抗癫痫药或应用肝素等药物的病人;长期卧床不起、骨折肢体不能活动、宇航员在太空中失重等原因也可引起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