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数据表明,2~6岁(乳牙年龄)的儿童患龋齿率达到40%以上,而被充填的龋齿却不到5%。 ...
幼儿:
坏乳牙可致恒牙发病
针对禅城区3万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一年级学生的恒牙发病率为2%。医生指出,6岁左右为恒牙刚刚长出来的时间,乳牙的健康与恒牙的健康不可分割。而今年的爱牙日主题,也将幼儿口腔保健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专家指出,爱护牙齿,从儿童开始。
记者近日从禅城区口腔医院了解到,祖庙街道的5家幼儿园的普查结果显示,2~6岁的儿童患龋齿率达到40%以上,而被充填的龋齿却不到5%,其中4岁以下的充填率还不到1%。
禅城区口腔医院副主任医师许家锵表示,近几年幼儿园口腔检查的结果显示,十多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多糖分饮食导致6岁以下的儿童患龋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农村幼儿的患病比城市更高。由于口腔宣传的工作不到位,接受治疗的比例非常低。
其中,家长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是造成不治疗的主因。许家锵指出,孩子家长普遍认为“乳牙迟早都要换的,没有必要补了”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乳牙有龋齿,既影响乳牙下的恒牙胚以及颌骨的发育,也因为乳牙咀嚼功能减弱而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导致生长发育的缓慢。此外,乳牙患病可能会对人脸型的美观造成影响。
奶粉喂养可致患龋率高
目前,不少的市民都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但由于工作压力等原因,许多母亲仍然选择奶粉代替哺乳。许家锵表示,在3岁以前的婴幼儿龋齿中,人工喂养的幼儿占多数,而母乳喂养的比例相当低。奶粉中的蔗糖比母乳中的乳糖更容易导致龋齿,奶嘴输乳孔的大小不当也会造成婴儿下颌过度前伸或前伸不足。许家锵提醒市民,牛奶里最好不放糖,即使是母乳喂养也要养成“定时喂养”或者“按需喂养”的习惯。哺乳后,父母应为婴儿刷牙。只要用一块正方形的纱布蘸淡盐水,轻轻擦拭去除婴儿的牙龈上的菌斑即可。
小静今年四岁,长得活泼可爱,但最近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愿意跟她玩耍。原来小静的嘴巴里总是有一股浓浓的臭味。经医生检查后发现,她的20颗乳牙全部都被“蛀”了。一个月前小静曾经发烧住院10多天,病治好后父母发现她的牙齿都“烂”了。
许家锵介绍,小静患的是“猖獗性龋齿”。当儿童发热的时候,口腔会失去自净功能,就很容易发生“猖獗性龋齿”。
恒、乳牙更替期牙病多
记者在各大医院了解到,在恒乳牙交替的年龄,是造成口腔疾病和后患的重要时期。专家建议,对5~10岁处于恒、乳牙更替的儿童应该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的牙科检查。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在6个月左右开始长出,到二岁半左右出齐,共20个,称乳牙;另一副在6岁左右逐渐替换乳牙,到18岁左右长齐,共28~32个,称恒牙。
许家锵介绍说,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刷牙习惯对预防儿童龋齿非常重要,儿童主要用“打圈圈”和“振荡”的动作刷牙。儿童刷完牙后家长还要检查清洁的效果,如果清洁不彻底还需要用牙线帮助儿童再次清洁。
如何矫正分年龄
专家表示,12岁为矫正的最佳年龄并不全面,如父母牙齿均为畸形的患儿,建议3~5岁对牙齿进行矫正。
矫正治疗对儿童、青少年很有效果。在临床上,矫正的良机是以生长发育来划分的,一般为四期。乳牙期,此期混合牙列适应于做“地包天”畸形的矫正。早期混合牙列期(6岁至9岁),在这个时期。可进行有计划的拔除较大的龋齿乳牙,以及预防性拔牙。晚期混合牙列期和早期恒牙列期(10岁至15岁):大部分的矫正治疗可以在此时期施行。
15岁后,牙齿的生长发育趋于停止,需要一定强度的外力,才能使牙齿移动,但当矫正力超过病人的生理限度时,又容易引起牙齿松动。随着技术的成熟,成人也可开展牙齿矫正手术。
不过,矫正牙齿最佳年龄是10~15岁时,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容貌,切莫失去矫正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