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心力衰竭 2011-03-06 14:43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心力衰竭的美及体征主要是由于心脏代偿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静脉系统充血、血容量增加及钠与水潴留所造成。因年龄、病因及血液动力学改变的不同,故临床特点在小儿不同年龄组有一定差别。 1、婴幼儿期症 ...

  心力衰竭的美及体征主要是由于心脏代偿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静脉系统充血、血容量增加及钠与水潴留所造成。因年龄、病因及血液动力学改变的不同,故临床特点在小儿不同年龄组有一定差别。  1、婴幼儿期症状 新生儿常表现为嗜睡、淡漠、乏力、拒奶或呕吐等百特异症状。婴幼儿期心力衰竭的症状常不典型,一般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迅速,可呈暴发型经过。急性心肌炎及心骨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发生心力衰竭时,常为急骤起病。患儿可于数分钟或至数小时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吸气时胸骨上容及肋沿均凹陷,呼吸增快,常超过每分钟60次,甚至达100次以上。同时出现呕吐、烦躁、多汗,面色苍白或青紫,四肢发凉,脉搏快而无力,心动过速,可有奔马律,肺部有干啰音,表现为急性充血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如间隔缺损等多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起病稍慢,症状主要为喂养困难,患儿吮奶少量即出现呼吸困难,疲劳并拒食,体重不增加。烦躁多汗,愿意抱起并依靠在大人肩上(这是婴儿端坐呼吸的表现),安静时也有呼吸困难,常见于咳,患儿哭声弱,有时声音嘶哑,由于扩张的肺动脉压迫左喉返神经所致。心前区突出,心尖搏动增强,心界扩大。肝脾肿大,其边缘圆钝,并有压痛。肺部往往无湿必罗音或仅有喘息音。颈静脉怒张及浮肿均不明显,只能通过观察体重增加情况来判断浮肿程度。  2、年长儿期症状 年长儿心力衰竭的表现与成人相似,起病多缓慢。左、右心衰竭表现如下:  (1)左心衰竭:可见于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等,主要症状由于急性或慢性肺充血所引起。临床表现有:①呼吸困难:常为最早期的症状,开始较轻,仅于活动后出现,患儿活动受限,易疲劳,最后则于休息时也出现,呼吸快而浅。产生呼吸困难的原因主要是肺部秵允血引起对呼吸中枢的反射刺激增强。呼吸困难常于平卧时加重,故患儿喜取坐位,呈现端坐呼吸现象,因坐位时血液由于重力的影响多积聚于下肢及腹内,使回到右室血量减少,故可减轻肺充血,另外坐位时横膈下降,胸腔易于扩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在儿童不多见。②咳嗽:因肺充血,支气管粘膜充血引起,呈慢性干咳。③咯血:可咯出血以致血液通过肺血管时氧合作用不全。④青紫,一般较重,因肺充血以致血液通过肺血管时氧合作用不全。⑤肺部可有喘鸣音或湿性罗音。⑥急性肺水肿:由于急性左心衰竭引起,肺部充血急剧加重,体液由毛细血管渗出积聚在肺泡内。患儿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皮肤苍白或发绀,唇发绀,因心搏量急骤下降,故出现四肢凉,脉搏快而弱或触不到,偶见交替脉,即脉搏一强一弱,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常有奔马律,双肺有喘鸣音及湿性罗音者,患儿频咳有血沫痰,严重者有大量血沫性液体由口腔及鼻孔涌出。  (2)右心衰竭:可由于左心衰竭引起,因左心衰竭时肺充血、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室收缩期负荷增加;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伴有肺动脉高压者常发生右心衰竭。右心衰竭的症状主要为体循环充血所引起,临床表现有:①水肿:开始见于身体下垂体部位,严重病例出现因主要有二:一为肾脏对钠及不的回吸收增高,使细胞外液增加;一为体循环静脉压升高,毛细血管渗入组织间的水分较回流以毛细血管及淋巴管的为多。②肝脏肿大常伴有上得痛:急性心力衰竭者腹痛及肝脏压痛较著,肝脏边缘圆钝,肝大可出现在水肿之前,故为右心衰竭早期症状之一。慢性心力衰竭,长期肝瘀血可发生黄疸。③颈静脉怒张:坐位时颈静脉怒张,用手压迫肝脏时更为明显(肝颈反流征)。④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因胃肠道静脉瘀血所致。⑤尿少,并有轻度蛋白尿及少数红细胞,因肾脏瘀血所致。  3、心功能状态评价 一般心力衰竭的初期可以左心或右心衰竭为主,病情发展则表现为全心衰竭,临床以全心衰竭多见。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劳动耐力的程度将心脏患者心功能状态分为四级:  Ⅰ级:仅有心脏病体征,无症状,活动不受限,心功能代偿。  Ⅱ级:活动量较大时出现症状,活动轻度受限。  Ⅲ级:活动稍多即出现症状,活动明显受限。  Ⅳ级:安静休息即有症状,完全丧失劳动。  上述心功能分级用于成人及儿童,对婴儿不适用。有作者认为婴儿心衰大多数因较大的左向右分流导致肺循环血量增多而充血,不同于成人以心泵功能障碍为主。进行心功能分级应准确描述其喂养史,呼吸频率,呼吸型式如鼻搧、三凹征及呻吟样呼吸,心率,末梢灌注情况,舒张期奔马律及肝脏肿大的程度。对婴儿心功能评价按以下分级。  0级:无心衰表现。  Ⅰ级:即轻度心衰。其指征为每次哺乳量<90ml,或哺乳时间需40分钟以上,呼吸>60次/min,呼吸型式异常,心率>160次/min,肝大肋下2~3cm,有奔马律。  Ⅱ级:即重度心衰。指征每次囔<75ml,或哺乳时间需40分钟以上,呼吸>60次/min,呼吸型式异常,心率>170次/min,有奔马律,肝大肋下3cm以上,并有末梢灌注不良。并据以上心衰临床表现制定婴儿心衰分级评分,可供婴儿心衰心功能分级参考。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急性心功能不全
    【概述】 随着心功能不全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有关心功能不全病理生理和临床治疗的新认识使传统概念有所改变,心功能不全被定义为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
    76124次观看数 2011-03-06 14:43:34
  • 心力衰竭不可轻视
    传统概念认为,保存射血分数(EF)的心力衰竭(HF)预后相对良好,这种心衰也称作舒张性心力衰竭,但是最近的研究对这种观念提出了挑战。据发表在5月7日出版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则报道称,虽然这
    76125次观看数 2011-03-06 14:43:34
  • 心脏病和心衰有何关系
    有心脏病的人是不是就一定有心衰?有很多心脏病患者搞不清这个问题。为此,笔者特意请教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高炜教授。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可导致心脏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减退。一方面,由于心脏排血量减
    76126次观看数 2011-03-06 14:43:34
  • 心动过缓的秘密?怎样预防治疗?
    心率过缓是由于心脏病变引起博动异常变慢的病理现象。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专家介绍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144412次观看数 2013-05-23 15:07:20
  • 我院成功为一位女患者实施永久起搏器安
    2011年5月,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专家带领其团队为一位病重女患者成功实施了永久起搏器安置,患者现已康复出院。
    145280次观看数 2013-07-03 13:56:29
  • 心脏病患者黄梅时要当心
    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145788次观看数 2013-08-03 16: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