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乳腺癌患者的饮食宜忌

乳腺癌 2011-03-06 10:43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乳腺癌患者注意饮食宜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情,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患者的饮食,希望患者参考一下,并严格遵守。 【宜】? (1)宜多吃具有抗乳腺癌作用的食物,如海马、鲎、眼镜蛇肉、抹香鲸 ...


      乳腺癌患者注意饮食宜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情,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患者的饮食,希望患者参考一下,并严格遵守。

      【宜】?

      (1)宜多吃具有抗乳腺癌作用的食物,如海马、鲎、眼镜蛇肉、抹香鲸油、蟾蜍肉、蟹、赤、文蛤、牡蛎、玳瑁肉、海带、芦笋、石花菜。?

      (2)宜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防止复发的食物,包括桑椹、猕猴桃、芦笋、南瓜、大枣、洋葱、韭菜、薏米、菜豆、山药、香菇、虾皮、蟹、青鱼、对虾、蛇。?

      (3)肿胀宜吃薏米、丝瓜、赤豆、芋艿、葡萄、荔枝、荸荠、鲫鱼、塘虱、鲛鱼、海带、泥鳅、黄颡鱼、田螺。?

      (4)胀痛、乳头回缩宜吃茴香、葱花、虾、海龙、抹香油鲸、橘饼、榧子、柚子、鲎。?

     【忌】?

      (1)忌烟、酒、咖啡、可可。?

      (2)忌辛椒、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4)忌公鸡等发物。

      另外,患者应慎食高脂肪食物,流行病学者在调查研究时发现,乳腺癌高发区的食物普遍含大量脂肪及动物蛋白。如美国人食物中含有的脂肪和动物蛋白为日本人食物的3倍,故美国人患乳腺癌的发病率亦是日本人的3倍。在日本国内,家庭富裕的女性,其乳腺癌发病率比贫穷的女性要高9倍以上。调查还发现,当大量人口从乳腺癌低发区移居高发地区时,其发病率往往上升。在美国的亚洲移民中特别明显。这可能与采用“西方食谱”及经济条件不断提高有关。

      同时,动物实验证明,高脂肪食物促进了某些激素的生成和释放,从而亦促进了乳腺癌的发生。食物中的脂肪还可能通过以下三条途径造成危害:可能是环境中脂溶性致癌物的运载工具;为癌增强剂提供来源;抑制了某些免疫反应。许多科学家已经发现,绝经后的肥胖女性易患乳腺癌,而高脂肪“西方食说”的饮食习惯,则往往引起肥胖。究其原因,可能与绝经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主要是可能致癌的雌甾酮有关。由于雌甾酮生成于脂肪组织,则肥胖的妇女便首当其冲了。

      乳腺癌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健康饮食,争取病情的早期康复。同时也提醒广大朋友预防乳腺癌,要远离高脂肪食物。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防癌益寿佳品——龙眼
    龙眼(Longan)为无患子科,龙眼属亚热带常绿果树,是多年生常绿大乔木植物,原产在中国南部(福建、广东、海南)和中南半岛,又名桂圆,盛产期7到9月间。每年4月开花,香气浓郁,成熟的
    82215次观看数 2011-03-10 11:55:04
  • 预防癌症定期检验准则
    以下是美国癌症协会制定的癌症定期检验准则 乳癌 · 40岁以下女性应: 1) 每月定期做乳房自我检查 (月经来潮后5-7天) 2) 每3年做一次临床乳房检查 (由医生或护士
    82217次观看数 2011-03-10 11:55:05
  • 哪10种女人最易患乳腺癌?
    随着现代女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环境因素的变化,一些新的女性生理特点相应出现,这为乳腺癌的发病提供了温床,目前,我国不少城市的乳腺癌发病率增长迅速,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那么哪些因素会引起乳腺癌
    82217次观看数 2011-03-10 11:55:05
  • 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四大诱因
    乳腺癌在中国大城市女性肿瘤中的排名已经位居第一,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患上了乳腺癌。江泽飞教授指出,四大诱因造成女性患乳腺癌者越来越多。
    82218次观看数 2011-03-10 11:55:05
  • 日常生活如何自我检查乳腺癌
    小黄(化名)近日听说,单位里的女同事被查出乳腺癌。她自此忧心忡忡:总说乳腺癌早期发现,治疗效果还算好,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早期发现?书上写的“自我检测”又该怎样正确操作? 不同年龄
    82219次观看数 2011-03-10 11:55:05
  • 关注女性—乳腺癌大扫盲
    从乳腺癌的流行病学来看,全世界每年发生乳腺癌的妇女大概是128万左右,但是死于乳腺癌的病人大概是50万。即使这样,乳腺癌还是各种肿瘤中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种。从国际的流行病学情况来看,世界上发生乳腺癌
    82220次观看数 2011-03-10 11: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