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根治性单纯放射治疗

食道癌 2011-03-06 10:37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适应症:病人一般情况在中等以上;病变长度不超过8厘米为宜;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声带麻痹,无远处转移;无显著胸背痛,无食管癌穿孔前征象;可进半流食或普食。 ...


  1?适应症:病人一般情况在中等以上;病变长度不超过8厘米为宜;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声带麻痹,无远处转移;无显著胸背痛,无食管癌穿孔前征象;可进半流食或普食。
 
  2?禁忌症:恶液质,癌变穿孔,气管镜证实侵犯气管,缩窄型以及明显狭窄,有远处转移,严重胸背痛,以及发热、心率快、白细胞过高或过低等。
 
  3?照射方法:由临床医生及放射科医生根据CT及X线片确定照射范围,制定放疗计划。照射野的长度应比病变两端各长3厘米,照射野宽4~7厘米。通常剂量为每6~7周60~70戈瑞,每周照射5次,每次2戈瑞。有人认为,胸上段食管癌应以放疗为首选治疗方法,特别是病期较晚者,病理分化差者,应同时行锁骨上照射,以提高生存率。
 
  食管癌放疗的全过程中,随着食管癌病变的缩小,食管的位置可发生改变。为保证放疗效果,在放疗前定位后,在放疗过程中应不断根据食管位置的改变而变动照射野的位置。

  放疗过程中,食管粘膜可出现水肿,加重咽下困难,对此可不作处理。继续照射,病人可出现咽下痛及胸骨后痛,宜对症处理。部分病人在放疗3~4周后,会产生气管炎性反应,干咳,痰少,可对症处理。  

  放疗过程中及放疗结束后可能发生的合并症 

  (1)出血:发生率约为1%,可以发生在任何时期,出血量可少可多,甚至大呕血,临床医生来不及抢救。对于那些有明显溃疡,特别是有毛刺状突出的较深溃疡病人,应减少每次的照射剂量,延长总治疗时间。
 
  (2)穿孔:放射治疗本身不会促进穿孔,而且即使发生穿孔,时间也较晚。当食管病变已侵出食管壁,经照射后肿瘤组织坏死,纤维组织修复的速度较为缓慢,可形成穿孔,发生率约为3%。若穿入气管,则出现呛咳;若穿入纵隔,病人可有发烧、脉搏加快、白细胞增高及胸背疼痛;若穿入大血管则引起呕血、便血。对于已有穿孔的病人,多数人认为应停止放疗,但少数人主张继续放疗。穿孔病人的预后极差。
 
  (3)心脏疾患:胸部照射时,放射线对心脏的损伤是难免的。放疗后期,约有2%的人发生心包炎、心包积液和心肌炎等合并症。
 
  (4)放射性肺炎:大多数在放疗结束后2~3个月内发生,临床表现为咳嗽、气短、发热。如果病人合并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放疗同时及放疗结束后应用化疗时,特别容易引起放射性肺炎。一旦发生,给予激素、抗生素、镇咳、祛痰等药物,一般均可恢复。
 
  (5)放射性脊髓病:发生率在20%左右。多数病人在照射后1~2年出现,但有人放疗后立即出现。轻者可表现为上肢或下肢肌肉萎缩,或屈颈时双下肢有触电感,或双下肢无力、感觉异常;重者表现为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甚至全身瘫痪。治疗可采用神经营养药物及血管扩张药、激素处理,疗效不理想。
 
  (6)放射性皮炎:较常见,表现为照射野皮肤瘙痒、皮肤潮红、皮下出血点。治疗可用外敷药物,如2%薄荷淀粉。注意勿用手抓搔,保持局部清洁。 ? 

  食管癌的手术前放射治疗 

  食管癌手术前放疗的目的是使肿瘤缩小,减少与周围组织粘连,降低癌细胞的活力,以及使肿瘤周围小血管及淋巴管闭塞,从而提高局部切除率及降低转移率以提高生存率。一般认为,中下段食管癌病程在6个月以上,下段食管癌长度超过5厘米,中段食管癌长度超过3厘米,或CT示食管壁明显增厚,周围组织浸润,或发现肿大的淋巴结,可作手术前放射治疗。对于颈段或上胸段食管癌,手术前行选择性放射治疗也有利于提高切除率。
 
   术前放疗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每3~4周30~40戈瑞,每周5次,每次2戈瑞,放疗结束后2~4周手术。也有医生采用加速法,即每天5戈瑞,共5天,总量25戈瑞,2周内手术。
 
   统计表明,手术前放疗的病人比单纯手术的病人术后5年生存率提高10?5%,10年生存率提高7%。手术前放疗不增加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 
? 
  食管癌的术后放射治疗 

  食管癌病人因病变过长、癌瘤侵及邻近器官、淋巴结转移等原因,迫使手术者仅做探查术,或切除病变的主要部分,而邻近器官或大血管壁上有癌残留,或在胸内、腹内遗留无法切除的淋巴结,或术后病理报告切端有残留癌灶,或虽做了根治性切除,术后经过一段时间又出现胸内癌瘤复发或不同部位的淋巴结转移,上述情况均应考虑补加术后放射治疗。另外,有些病人接受了根治性手术,也未发现癌残留及淋巴结转移,术后可行预防性照射。
 
     术后放射治疗以不超过术后6周为宜,放疗剂量为每5~6周50~60戈瑞,可随医嘱调整。
 
  统计结果表明,术后放疗有以下特点:
 
  1?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后,一旦出现癌复发或转移,再作放疗疗效不佳,但如果作预防性术后放疗其结果远比等到复发、转移再作放疗好。
 
  2?姑息性手术后,因食管邻近器官有残留而放疗效果好。
 
  3?因转移淋巴结残存而作术后放疗者效果差。
 
  4?肿瘤未能切除仅行探查手术者,术后放疗可使部分病人得到长期生存。
 
  5?吻合口残存癌中,浸润性癌术后放疗有益。
 
  6?单作术前放疗,手术未能切除者,预后不良,1年生存率6%,补加术后放疗有可能提高生存率。 ? 

  影响食管癌放疗效果的因素 

  1?年龄:40~49岁者疗效较好。
 
  2?在锁骨上有淋巴结转移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为3%。
 
  3?放疗后X线检查病变改善程度也影响预后,基本正常者好于明显改善或改善者,影像不变与恶化者疗效最差。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食管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肿瘤是机体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各种内在和外界的致癌因子长期作用下,逐渐发生持续性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
    75435次观看数 2011-03-06 10:38:17
  • 食管癌是怎样发生的
    食管在临床上分为上、中、下3段,据统计,约50%的食管癌发生于食管中段,30%在下段,20%在上段。食管癌很少发生于颈段食管。
    75436次观看数 2011-03-06 10:38:17
  • 容易诱发食道癌的癌前疾患有哪些
    癌前疾患是指与食管癌形成有一定关系的食管疾患,是独立的疾病。主要有: (1)贲门痉挛症:本病由于食管壁的肌间神经丛缺如或变性而引起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当食物进入食管后,胃贲门部舒张反应减弱或
    75438次观看数 2011-03-06 10:38:18
  • 肉眼观察下食管癌呈怎样的大体形态
    当癌灶形成之后进一步发展时,随其生长方式的不同,早期和中晚期食管癌在大体形态上出现各种特征性表现。其主要生长方式有:①表浅扩展生长方式为主型:主要限于表皮内或浅表生长扩展。
    75438次观看数 2011-03-06 10:38:18
  • 显微镜下食道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
    早期食道癌组织学特征:早期食道癌组织学表现主要是鳞状上皮原位癌,罕见有腺癌。根据组织分化程度,可将其分为两型。
    75439次观看数 2011-03-06 10:38:18
  • 食道癌的早期症状
    食道癌在产生初期虽然没有什么症状,但随着癌症的扩散会逐渐体现出来。如吞咽时产生刺痛感、滞留感等各种自觉症状都会开始产生。
    147283次观看数 2013-09-13 15: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