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体重超标提高乳腺癌风险

乳腺癌 2011-03-05 16:19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预防乳腺癌也要舍得“口福”!专家提示,体重与乳腺癌有密切关系,研究提示,超过标准体重10公斤,乳腺癌发生风险提高20%! 据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乳腺科副主任廖宁介绍,乳腺癌的发病除了与家 ...

      预防乳腺癌也要舍得“口福”!专家提示,体重与乳腺癌有密切关系,研究提示,超过标准体重10公斤,乳腺癌发生风险提高20%!

  据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乳腺科副主任廖宁介绍,乳腺癌的发病除了与家族史有关外,与婚育也有关系。廖宁表示,女性虽婚不育,或第一胎在30岁以后,亦为不利因素。此外,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精神抑郁和过度紧张,或早期生活不幸福均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研究提示,如以70公斤为标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公斤,乳腺癌发生风险提高20%!”

  A. 未育者风险高出30%

  一位34岁的女士,是一家公关公司的部门经理。为了自身发展,已婚的她成了“丁克一族”,她说:“如果我要孩子,就会耽误工作。而且干我们这一行的,如果生了孩子,身材走样,等于自毁前程。”李琳博士介绍说,女性“不生育”,是患乳腺癌的三大高危因素之一。调查显示,从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的要高出30%。

  乳腺的生理变化,和子宫一样,受内分泌激素的调解。目前医学已证实,女性卵巢分泌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其比例一旦失衡,雌激素分泌量过多,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就会在雌激素的刺激下,由正常发育—良性增生—异常增生,进而转为癌变。

  正常的乳腺,需要孕激素/雌激素周期性的作用,但是只有经过一次正常的分娩和哺乳后,这种周期性的作用,才可能被启动,因为平时,卵巢分泌的孕激素很少,只有在人怀孕时,才会大量分泌。

  孕激素是雌激素的死对头,雌激素可使乳腺组织增生,孕激素正相反,可起到抑制雌激素和保护乳房的作用。

  研究还显示,女性第一次足月的妊娠,可以导致乳腺上皮发生一系列变化,而趋于成熟,使得上皮细胞具有更强的抗基因突变能力。

  B. 哺乳减少四成发病率

  李琳博士告诉记者,很多女性生孩子后“不哺乳”,也是患乳腺癌的三大高危因素之一。

  乳腺最基本的功能是哺乳,女性在月经初潮2-3年后,乳房内腺体开始充分地发育,只有经过1次或多次妊娠哺乳后,大量的腺体才能充分地退化,退化的越多,增生的可能性越小,当然也就远离乳腺癌了。

  再则,母乳喂养时,伴随婴儿吸吮而产生的催乳素,能促进子宫收缩,降低雌激素水平,进而减少乳腺癌的发生几率。

  母乳喂养时间的长短,也关系着乳腺癌发病率的高低。哺乳时间短,或只用一侧乳房哺乳,都可能诱发乳腺癌;如果哺乳期延长6个月,可降低患乳腺癌风险6%-6.3%。但也并非越长越好,哺乳最佳时间为8个月-1年。研究发现,足月的哺乳,至少能减少四成乳腺癌的发病率。

  C. 35岁后生育暗藏风险

  很多都市女性因工作节奏紧张、保持身材等原因,将生育推迟到35岁以后。而晚育,是患乳腺癌的第三大高危因素。

  李琳博士认为, 这和乳腺受雌激素的刺激时间已经太长有关。乳腺对激素非常敏感,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雌激素的水平逐渐升高,乳腺会随之出现增殖样变化;月经来潮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迅速降低,雌激素对乳腺的刺激减弱,乳腺又出现了复旧的变化,如,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分泌减少,细胞萎缩、脱落、水肿消退,乳腺小叶、腺泡的体积缩小等。

  月经周期无数次的重复,使乳腺总是处于这种增殖、复旧,再增殖、再复旧的周期性变化中,在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如果因某种原因,雌激素过度刺激,增殖过度,复旧不足,就会出现乳腺增生现象(这也是乳腺癌变的生理过程)。

  如果35岁后才生育,之前,月经经期经过了太长时间的重复,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乳腺很可能已经出现了某些微妙的病变,这时再怀孕,体内激素水平激烈改变,很可能将沉睡的病变激活,从而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

  研究表明,25岁以前生第一胎者,乳腺癌的发病率,仅为30岁后生第一胎的1/3左右。再则,我们前边说过,哺乳可以有效地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但是,研究发现,如果晚育时哺乳,其哺乳的诸多好处,再也不会出现。

  D. 绝经后有个“双高曲线”

  有位女士绝经后,为了抓住“青春”,开始服富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她以为绝经后,体内的雌激素已经很少了,进补已无大碍了。

  李琳博士说:此看法大错特错!因为绝经后的生理变化,非常容易造成孕/雌激素的比例失调,所以,乳腺癌的好发(病)年龄,传统上就在这个年龄段。

  绝经后,有个乳腺癌发病的“双高峰曲线”。前峰,是绝经期,即卵巢功能相对低下期;后峰,则是卵巢功能完全丧失期。卵巢功能正常时,它可以同时分泌雌激素及孕激素,二者互相制约而取得平衡。

  但是,当卵巢功能衰退或丧失时,来自卵巢的雌激素及孕激素都停止了,但雌激素却还可由肾上腺,甚至脑垂体代偿性产生,而孕激素却再没有其他的补充途径。这便是绝经后乳腺癌容易发生的内分泌基础。

  美国研究发现,白人家族遗传性乳腺癌肿瘤组织中,40岁时,80%以上发现了各种类型的突变;50岁时,突变高达90%;60岁时,突变高达93%,而85岁以上时,几乎100%发生突变。这是老人易发乳腺癌的基因基础。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防癌益寿佳品——龙眼
    龙眼(Longan)为无患子科,龙眼属亚热带常绿果树,是多年生常绿大乔木植物,原产在中国南部(福建、广东、海南)和中南半岛,又名桂圆,盛产期7到9月间。每年4月开花,香气浓郁,成熟的
    82215次观看数 2011-03-10 11:55:04
  • 预防癌症定期检验准则
    以下是美国癌症协会制定的癌症定期检验准则 乳癌 · 40岁以下女性应: 1) 每月定期做乳房自我检查 (月经来潮后5-7天) 2) 每3年做一次临床乳房检查 (由医生或护士
    82217次观看数 2011-03-10 11:55:05
  • 哪10种女人最易患乳腺癌?
    随着现代女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环境因素的变化,一些新的女性生理特点相应出现,这为乳腺癌的发病提供了温床,目前,我国不少城市的乳腺癌发病率增长迅速,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那么哪些因素会引起乳腺癌
    82217次观看数 2011-03-10 11:55:05
  • 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四大诱因
    乳腺癌在中国大城市女性肿瘤中的排名已经位居第一,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患上了乳腺癌。江泽飞教授指出,四大诱因造成女性患乳腺癌者越来越多。
    82218次观看数 2011-03-10 11:55:05
  • 日常生活如何自我检查乳腺癌
    小黄(化名)近日听说,单位里的女同事被查出乳腺癌。她自此忧心忡忡:总说乳腺癌早期发现,治疗效果还算好,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早期发现?书上写的“自我检测”又该怎样正确操作? 不同年龄
    82219次观看数 2011-03-10 11:55:05
  • 关注女性—乳腺癌大扫盲
    从乳腺癌的流行病学来看,全世界每年发生乳腺癌的妇女大概是128万左右,但是死于乳腺癌的病人大概是50万。即使这样,乳腺癌还是各种肿瘤中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种。从国际的流行病学情况来看,世界上发生乳腺癌
    82220次观看数 2011-03-10 11: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