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近视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小儿矫形外科 2011-02-25 14:23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据最新抽样调查统计,我国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小学生近视为28%,初中生近视为60%,高中生近视为85%,大学生近视为90%,每年有上千万患有近视和弱视的儿童需要治疗。 ...

      据最新抽样调查统计,我国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小学生近视为28%,初中生近视为60%,高中生近视为85%,大学生近视为90%,每年有上千万患有近视和弱视的儿童需要治疗。


  日前,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主办的“全国学生爱眼工程”启动仪式上,中华
医学会眼科分会专家、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医师刘娜教授提醒眼睛近视的年轻父母们,在孩子上学之前,应定期带他们去查查视力,以尽早发现孩子有无近视,从而早期预防近视。


 

  有的人,自已是近视,父母也是;有的父母并不是近视,自己却戴上了近视眼镜。有的人在选择配偶时,也担心爱人是近视,是否会连累孩子。这就是人们关心的近视是否能遗传的问题。

  这要从近视的类型谈起。近视可以分两种,即高度近视和普通近视。普通近视,又称单纯性近视,可从儿童时期发病,到20岁以后即很少进展,戴眼镜以后视力可以矫正到正常,近视的度数一般在600度以下。高度近视,又称进行性近视,是与单纯性近视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眼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前后轴不断加长,眼球后部扩大,伴有眼底脉络视网膜的退行性变化,戴眼镜以后视力也难以矫正到正常,视力逐惭减退,以至发生严重障碍。

  我国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近视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很多年轻人在婚检时,常会听到医生善意的提醒:“您是高度近视,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所以,近视的父母最怕听到孩子也近视的消息。

  但躲避并不是办法,刘教授说,即使是近视眼有遗传的因素,但绝大部分学生如果能够培养爱护眼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加强眼睛保健,完全可以避免发生或者减轻近视的程度。一般情况下,孩子在两岁时其视力可达到接近成人的水平,家长基本能在孩子上学前确认他的视力水平。目前很多家长只是从孩子上学以后的体检中才开始关注他们的视力,刘教授建议,只要孩子能够看书、识字,用眼距离较近的机会多起来时,家长就应该定期带他检查视力,至少要每年查一次,及时发现近视苗头,及时纠正。


  在防治近视方面,除了注意用眼卫生,要抓紧一切机会放松眼睛,经常远望5米以外的景物(最好是绿色的树木)等等,刘教授还强调了营
养的重要性。形成近视的原因十分复杂,全面均衡的营养是眼睛健康的根本。只有摄入的营养是全面的,才能够保证眼球壁的厚度与“结实”,从而不易发生近视。体内缺乏锌、铁等微量元素也是造成孩子近视的原因之一,尤其是锌元素,家长要让孩子全面摄入肉类等富含锌的食物。


 

  由此可以引出几点注意事项,以减少近视发生,保持健康的视力功能。首先,要注意用眼卫生,减少环境因素在近视发病中的作用,如建立良好的照明,养成正确的读书习惯和姿势,配戴合适的眼镜。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强营养等,对青少年的视力发育是有益的。为了避免高度近视的遗传,如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的恋人最好忍痛割爱,以确保下一代的健康。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如何解读宝宝的哭声?
    从宝宝出生时那“哇”的一声开始,父母就要面对宝宝无数的哭泣声,在还没学会说话之前,哭往往是宝宝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常常是家长带婴儿就医的主要原因。如何解读宝宝的哭声,便成了每位父母的又一门必修课。记
    99934次观看数 2012-08-09 17:00:40
  • 睡眠助宝宝长个塑造好身材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漂漂亮亮,不要以为孩子生来什么样以后也是什么样。其实从婴儿期起,就可以通过有效的护理方式,帮助宝宝塑造完美的骨骼形态。宝宝长大,再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宝宝更加健康漂亮
    100295次观看数 2012-08-15 17:50:24
  • 小儿麻痹症康复训练需注意
    小儿麻痹症康复训练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掌握适当的训练尺度、数量和方法。 训练量不够,无明显效果;而训练过量又可造成肢体的损害,比如:肌肉拉
    100510次观看数 2012-08-17 16:44:06
  • 磨牙的危害多
    8-12岁儿童较轻时可不做处理,注意休息,另外儿童磨牙父母平常要注意调节孩子的饮食生活规律,注意补充钙质及维生素,消除导致磨牙的各种疾病因素,同时放松心情,白天避免玩的过度兴奋。 睡前
    101850次观看数 2012-09-12 16:11:29
  • 孩子上学早好吗
    据报道,儿科医学专家近日呼吁,要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 专家展示了一组对比试验,在一年级已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中,6岁~6岁半的患儿数量是6岁半~7岁患儿的1倍多。由于很多低年龄的孩子
    101929次观看数 2012-09-13 14:58:38
  • 小儿流口水是病吗?
    我的宝宝1岁6个月。从他6个月萌出第一颗牙齿并添加鸡蛋黄、米糊等辅食起,就开始不间断流口水。起初,我们认为与孩子出牙有关,也没太在意。
    102860次观看数 2012-10-13 15: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