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特征是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在北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妇女患病率约为25%,男性为1 ...
骨质疏松的特征是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在北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妇女患病率约为25%,男性为12.5%。髋骨骨折的病例中有20%的死亡,而幸存者中近半数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每年死于骨质疏松骨折的妇女已经超过乳房癌和卵巢癌死亡人数的总和;中国城市5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脊椎骨折发生率约为15%;骨质疏松是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因素,防治任务艰巨。
常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着眼于钙的代谢,影响骨蛋白质等因子代谢的药物尚不多见,目前的按其对骨代谢生长的作用特点可分为三大类,即促进骨钙形成药、抑制骨钙吸收药、促进骨细胞形成药。
中医对于骨质疏松多从肾虚角度入手,根据临床症状辨证分型论治。对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经济学也作了介绍,研究表明对大众进行普及预防健康知识,远比普查具有低的成本和高的社会效益。
多项不计算隐性成本的研究表明,对于妇女激素替代治疗是目前最经济的治疗方法,具有较佳成本-效益,该治疗方法药物选择余地大,给药途径多。
不适宜采用激素替代治疗的则考虑双膦酸盐和降钙素,每生命质量年的成本与预期骨折危险度紧密相关。当妇女骨脆性骨折危险度高时,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比其它防治措施更为可取。高血压患者的钙补充应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进行。羟乙磷酸钠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有效降低骨折发生率。
由于对骨质疏松产生的原因尚不清楚,理想的药物仍未出现,目前研究药物中,多数是抑制骨的吸收,而对骨质形成作用差,单一药物无法取得理想疗效的。
防治研究国内外多集中于女性,而对于男性则研究较少,而且缺乏对比研究,虽然阿仑膦酸钠试用于男性骨质疏松症,尚未获得批准。
据报道他汀类药物、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抑制剂、破骨细胞质子泵抑制剂、前列腺素抑制剂、甲状旁腺激素类、生长激素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等有望获得突破。总体来说,药物对骨质疏松在预防和稳定上比恢复骨质量方面的作用要大,早期防治是首要的。
返回骨科首页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