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应懂防治小孩先天性髋关节脱臼

脱位 2013-03-06 15:19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髋关节是介于大腿骨与骨盘之间的大关节。先天性髋关节脱臼是小儿骨科中相当常见的问题,每一百名新生儿中就有 ...

  女婴特别容易罹患

  先天性髋关节脱臼之发生,一般认为是胎儿在胎内受压迫所引起,也就是说,髋关节在早期发现上是正常的,怀孕最后一、二个月胎儿长到相当大时,才因胎内受压迫,固定在某种姿势,髋关节不能活动,才造成它的不稳定,所以它是一种变形,而不是像兔唇、多指畸形等是一种畸形。畸形的发生是早期胚胎形成时,受遗传、毒物、感染、射线等种种因素,而造成结构上的缺陷。

  所以,当怀孕第一胎时,肚皮及子宫均较紧;羊水少、胎儿胎位不正时(特别是臀位,胎儿臀部卡在母亲的骨盆腔时),胎儿的髋部就不易活动,这些都是压迫性因素。而且因胎内姿势的关系,左侧髋关节较容易发生脱臼。女婴也特别容易罹患此症,一般认为是女性贺尔蒙的影响,使关节韧带特别松弛,而易致脱臼。家族中曾有人罹患过此症时,家人再罹患的可能性较一般人为高。因为此症与胎内压迫有关,所以常兴斜头、斜颈、下巴不对称、足部变形如仰趾外翻或内翻足等现象合併发生。所以有其中某一现象时,小孩的髋部须特别加以注?意。

  小孩不可包扎太紧

  谈到发生的原因,值得在这里一提的是,出生后包扎小孩的方式也极为有关。 寒带国家如爱斯基摩人、北美印第安人、日本人习惯把出生的小孩包扎得很紧,髋部处于伸直、内收姿势,而且不易活动;如此便使得不稳定的关节无法稳定下来,甚至发生脱臼,而发生脱臼者更无法自然复位了。改变包小孩的方式,使体部能自然屈曲、外张,则能使脱臼的发生率得以下降。老式的背小孩方式对髋关节来讲,是有稳定作用的。

  少部份的先天性髋关节脱臼是合并有其他先天性畸形如多发性关节僵硬症、嵴柱崩裂症等,其特性大不相同,此种脱臼非常顽固,不易矫正,诊断及治疗上另当别论。

  脱臼侧的腿较短

  一般髋部脱臼者,刚出生时其外观并不太明显,皮肤皱褶不对称及大腿外张受限现象,仅具参考价值,不能单用以诊断脱臼。细心的母亲在为幼儿换尿布时,确有可能感觉脱臼侧较不易外展,用力外展时幼儿则会因疼痛而哭泣。部份韧带较松者,则可感觉到股骨头进出髋部的响声。另外,脱臼侧的腿会显得较短。因为新生儿刚出生时都是呈自然屈曲姿势,不能完全伸直,所以比较两侧腿长时,不应把腿拉直来比,这样是极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是让小孩平躺在软硬的床上,体部及膝部屈曲起来,而比较膝部水平,脱臼侧之膝部会显得较为低下的)。

  早期检查具有诊断价值

  有经验的护士、医师则可利用两项特殊检查来早期诊断脱臼或髋关节不稳定, 这二项检查是最具有诊断价值的了。

  第一就是欧特兰尼检查(Ortolani test):让小孩放松平躺于软硬的床上或桌面,尿布解开,髋部及膝部均屈曲起来,检查左边时,先用左手将骨盘稳定住,右手拇指置于大腿内侧,中指及第四指则置于外侧大转子后方,一面将大腿外张,同时中指使些力把大转子往上推,刚出生的脱臼,很容易就可推回髋臼内。此时可有「康」的感觉。第二项检查是巴罗氏检查(Barlow's test):小孩躺法及抓法如前项,检查时,先将大腿内收,拇指往外推,膝部往下压,若髋部不稳定时,则会被推脱臼,而有所感觉。

  虽然上述二项检查并不困难,但因为国内的医护人员并未普遍接受这方面的特殊训练,同时也不太了解其重要性,不管是在婴儿室或健儿门诊大部份未能实施髋部脱臼的检查,所以国内很少在刚出生时就诊断出来者。反观欧、美、日等医学先进国家,二、三十年来的努力,不仅医护人员都在检查,家长们也十分关心,多少懂得些简单的检查方法,而使大部份的在刚出生没多久就被发现,接受吊带治疗,而得到良好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X光对刚出生小孩是否有脱臼运用性不大,最主要原因是小孩子的髋部在这个时候绝大部份都还是软骨,X光片不易判读,而且,因为小孩的髋部脱臼此时仍可能是可进可出,也许在照片子时,我们刚好把脱臼复位了,照了片子为正常,于是告诉家属为正常,不必治疗,但照完它又脱掉了,虽然将来还是可能会发现,但已耽误了治疗的良机。不过,对于临床上有极度怀疑者,我们亦採用外张的特殊姿势,照X光做为参考。目前因为超音波的发达,对有怀疑的病例作超音波检查,相当有效。觉得小孩走路异常应及早就医在国内,典型的例子就是父母虽然早期觉得小孩子的腿有点怪怪,但也说不上来。部份家长则发现一侧下肢比较不活动,或不能用力站,或单侧垫脚尖在站。学走路时相当不稳,晃动得厉害,容易跌倒,开始能独立走路的年龄也较一 般小孩为慢。两侧髋部均脱臼时,臀部相当翘,腹部则往前挺,走起路来很像鸭子走路。也就是说,我们的脱臼病人是在学走路前后才就医的,这已经算晚 了,有些还被误认为其他毛病,或认为天生的,慢慢会好起来,延误就医,使得治疗上加倍困难,而需手术治疗。

  其实,这个阶段,脱臼的症候可以看得很清楚了。走路的样子,单侧脱臼时呈 一跛一跛的,两侧脱臼时则像鸭子走路样摇摇摆摆的。脱臼侧的臀部翘翘而肚子凸凸的,脱臼侧的大腿比较不容易外张。要检查有无长短腿的现象,此时可 以把脚拉直来比,或把膝部弯起来,脱臼侧的膝盖会显得较低的,当然若两侧均脱臼时,这种差别现象就不明显了。若叫病人单脚站立,脱臼侧不太能吃力 ,所以对侧骨盘会往下掉落(正常时可维持水平或可往上抬)。X光在四个月大以后就很有诊断价值了,临床上若有怀疑或想知道髋臼变化情形,简单的一张骨盘正面X光就够了。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骨科频道

返回骨科首页 我来评两句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肘关节脱位如何急救
    在全身各关节脱位中,肘关节脱位最为多见。常见于青少年中,因受到间接暴力伤害所致。例如突然跌倒时上肢外展、手掌着地,暴力沿前臂向上传递,肱骨前下端受身体中力作用突破薄产的关节囊前壁,向前移动,导致肘
    81299次观看数 2011-03-10 10:23:58
  •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怎样预防?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俗称"牵拉肘"。因小儿肘部韧带松弛,牵拉前臂不当,可使韧带卡在关节内而出现半脱位。牵拉肘多见于4-5岁以下的幼儿,冬春季常见。例如下台阶时为防止幼儿跌到而牵拉前臂,冬春时为使幼儿胳
    81300次观看数 2011-03-10 10:24:55
  • 防治颞下颌关节脱位
    下颌骨髁状突运动时如超越正常限度,脱出关节凹而不能自行回复照位,即为颞下颌关节脱位。临床上多为前方脱位,可以发生于单侧或双侧。 下颌骨髁状突运动时如超越正常限度,脱出关节凹而不能自行回复照位
    81301次观看数 2011-03-10 10:24:56
  • 沙发上躺一夜致关节脱位
    在沙发上躺着看电视,看着看着不知不觉睡着了,王子林(化名)就这样在沙发上躺了一夜,只是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醒来后,他的脖子只能朝左边斜扭着,完全不能转动,还感觉头晕、恶心。“睡落枕啦?”他心想,可休
    81302次观看数 2011-03-10 10:24:56
  • 颞下颌关节脱位的预防保健
    下颌骨髁状突运动时如超越正常限度,脱出关节凹而不能自行回复照位,即为颞下颌关节脱位。临床上多为前方脱位,可以发生于单侧或双侧。 病人呈开口状态,不能闭口,流涎,进食及说话均困难,表现为极度痛
    81303次观看数 2011-03-10 10:24:56
  • 透明质酸钠对髋手术后关节粘连的预防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以下简称先髋)是儿童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手术矫形是其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81305次观看数 2011-03-10 10: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