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治疗可增大椎间隙和椎孔,对因颈椎退变增生、椎间盘变性致椎间隙椎孔变窄,压迫神经血管引起的症状、体征有 ...
牵引等理疗法是治疗颈椎病常用的有效疗法。我院于2002~2005年收治颈椎病患者96例,分别采用牵引、牵引后进行低频脉冲电治疗颈椎病。结果后者的疗效优于前者,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96例,患者有明显的颈肩病,短期内加重,并向上肢放射,当头部或上肢姿势不当时,可有眩晕或闪电样锐痛。检查:患者颈部肌痉挛,肩部上耸,横突、斜方肌及三角肌等处压痛,患肢上举、外展和后伸有不同程度受限,每位患者均经X线片、MRI确诊。其中:神经根型78例,脊髓型12例,推动脉型6例,治疗分为牵引并低频脉冲电疗法组和牵引组。牵引并低频脉搏冲电疗组(简称综合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31~70岁,病期1~3个月16例,4~9个月18例,1~5年14例;牵引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32~67岁,病期1~3个月15例,4~9个月18例,1~5年15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南京电子管厂生产的自控式颈椎牵引器,患者坐位,头前倾约20°~30°,牵引重量从5 kg开始,一般维持重量15~25 kg,最多不超过40 kg,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15~20 min,10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综合组采用北京产H6-8Q-VA推按运经仪,输出电流波形为方波,频率1/8~150 Hz,调幅度100%、75%、50%,输出电流峰值50 mA,功率小于等于15 W,强度调节为连续调节,输出通道为单通道,患者俯卧位,暴露颈肩部,于颈肩最痛点置阳极,阴极置同侧列缺穴,如双侧颈肩痛,将点穴极阳极置另一侧最痛点,阴极置另一侧列缺穴。阳阴极板上均匀涂正红花油。输出频率Ⅱ(140次/min)→Ⅰ(80次/min)依次减档,各进行15 min,输出强度从1%~100%逐渐增加,以患者耐受为度,1次/d,10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减轻: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
2 结果(表1,表2)
综合组治疗8~30 d,平均12.5 d,治愈显效率79.2%;牵引组治疗8~25 d,平均11.3 d,治愈显效率35.4%。经统计学处理,治愈显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综合组疗效优于单纯牵引组。
3 讨论
颈椎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多发病。近年来,国内有作者提出颈背部软组织劳损无菌性炎症也是引起发病的重要原因,或骨组织结构受损与软组织劳损两种病变是相互关联的。我们于牵引后采用低频脉搏冲电治疗颈椎病,以利于缓解肌痉挛、疼痛,加速充血、水肿等继发性炎症性反应的消退,从而增强牵引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治疗的近期效果较单纯牵引明显,不仅颈部不适感、上肢发麻感减轻,颈臂疼痛亦明显减轻(P<0.01)。观察证明,治疗颈椎病最好是牵引与其他理疗综合进行。对软组织劳损无菌性炎症的治疗,除低频脉冲治疗,还有正弦调制中频电疗、间动电、超声、推拿等。以何种牵引治疗效果最佳,尚待进一步探讨。
牵引治疗可增大椎间隙和椎孔,对因颈椎退变增生、椎间盘变性致椎间隙椎孔变窄,压迫神经血管引起的症状、体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停止牵引后因颈椎旁重力和肌收缩力的作用,治疗效果多不持久。牵引对软组织劳损无菌性炎症的作用则不明显,有时症状反而加重。综合低频脉冲电疗,可使症状、体征较快的缓解和消失,且操作简便,无副作用。本组采用自控式颈椎牵引器,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患者可根据病情和耐受情况在医师指导下自行操作。
返回骨科首页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