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烂牙不拔除小心癌变

拔牙 2013-03-03 11:07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牙齿和黏膜是口腔内张口可见的两种相邻组织,一硬一软,正常情况下相安无事,各自发挥着它们的生理功能。但是,既然 ...

  牙齿和黏膜是口腔内张口可见的两种相邻组织,一硬一软,正常情况下相安无事,各自发挥着它们的生理功能。但是,既然是近邻,就难免磕磕碰碰。特别是当牙齿蛀坏出现破洞时,“硝烟骤起”,黏膜就要遭受烂牙的“欺负”了。

  口腔黏膜是一层仅有数毫米厚的组织,虽然薄,却有着保护黏膜下各种组织和免疫屏障的重要功能。一般来说,黏膜的再生能力很强,对于因咀嚼引起的“摩擦”早已习以为常,进食时被“磨”掉的黏膜上皮角化层,在不到6个小时里就会自己长好。但是,对于像烂牙引起的、固定在一个部位的长期反复摩擦,就会让娇嫩的口腔黏膜吃不消了。

  这是因为,口腔里蛀出洞的牙齿,如不及时处理,就会渐渐“土崩瓦解”,失去原来的鲜亮外形,成为“残垣断墙”式的残冠残根。它们有的像锋利的刀片,有的像尖锐的“朝天钉”。当然,产生烂牙的原因不止蛀牙一种,运动不慎或搏击打斗也会打断牙齿,都可能产生残根残冠,也就是俗话说的“烂牙”。此外,因疾病放射治疗后牙齿会变脆;一不小心吃到硬物会折断;“干燥综合征”也会引起牙齿大面积的快速崩溃,甚至出现满口烂牙。这些“批量生产”的残根残冠对黏膜安全的威胁更大。

  平时黏膜就会出现溃疡,此时如果还掉以轻心,溃疡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久而久之,就会发生质变。况且,口腔里的黏膜是易受外界干扰的“地区”,有不少黏膜病损属于癌前状态或癌前病变范畴。因此,早治烂牙实质上是尽早去除对黏膜的“不良物理刺激因素”,还它一个舒舒服服的生存环境。这不仅仅是保护黏膜免于癌变的重要措施,同时对于恢复牙齿的正常形态、保存牙列的生理功能也十分必要。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口腔频道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拔牙后,别看轻那一小团棉花
    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呆的时间长了,会常常碰到因拔牙后出现各种问题而来求助的病人朋友。这不,说曹操,曹操就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阿斌竟在周六早上轮到我加班的时候找上门来了。
    80805次观看数 2011-03-10 09:03:17
  • 儿童拔牙禁忌症
    儿童需要拔牙时,有如下情况之一者,牙医都会根据病情、权衡利弊得失、慎重考虑是否拔牙。
    80806次观看数 2011-03-10 09:03:17
  • 拔牙后出血
    拔牙后3—5天,因创口感染,血凝块脱落,出现继发性出血。
    80807次观看数 2011-03-10 09:03:18
  • 治疗牙病不拔牙成为现实
    健康报消息: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肖明振教授等经过20多年的研究,在牙齿保存治疗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使严重病损患牙保存率由过去的30%提高到70%以上。
    80808次观看数 2011-03-10 09:03:18
  • 补牙材料损害健康吗
    我患龋齿多年,前几天去医院,牙科医生把我牙上的空洞填补好了。但我听说,补牙的材料是银汞合金做成的,汞是一种有毒性的金属元素,会引起人体中毒。
    80809次观看数 2011-03-10 09:03:18
  • 拔牙前必知的几大常识
    谈到拔牙,恐怕除了牙医以外没有谁会露出微笑,多数都会皱眉头,咧嘴,表示恐惧。大家最害怕的无非是三件事,疼痛,流血,感染。
    80810次观看数 2011-03-10 0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