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关于口腔白斑的药物治疗

黏膜白斑 2013-03-03 11:02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口腔白斑的理疗疗效取决于正确掌握和有效控制技术参数。药物治疗是最被认同和探讨最多的常规方法。 ...

  口腔白斑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预防、药物、理疗和手术诸方面。预防疗法因白斑的致病因素尚不明了,故至今仍无重大突破。外科手术治疗仍不能防止高复发,因此一般主张只有在病理证实确有重度异常增生或癌变时才行切除术。

  对冷冻、放射等治疗方法长期存在争议,例如微波辐射阻断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实验研究发现,采用输出频率2 450±50 MHz,功率Ⅱ档,辐射时间2~3秒等技术参数,对金黄地鼠颊囊进行处理后,DMBA诱发白斑癌变率比对照组低4倍。当输出功率保持不变、输出功率过高或辐射时间延长至5秒时,白斑癌变率反而增高。

  说明口腔白斑的理疗疗效取决于正确掌握和有效控制技术参数。

  口腔白斑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最被认同和探讨最多的常规方法。研究涉及的药物种类包括:

  微营养物质(β胡萝卜素、维甲酸及其衍生物、维生素E、硒等);抗代谢类药物(5-Fu、博莱霉素、鬼臼树脂等);

  非激素类消炎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免疫促进剂(卡介苗、左旋米唑、干扰素等);抗真菌类药物(制霉菌素、克霉唑等);

  黄酮类药(地奥斯明、橙皮苷、槲皮酮等);抗氧化剂(丁羟基苯甲醚、丁羟甲苯等);

  以及中药和天然物质(蜂胶、绞股蓝、冬虫夏草、柿叶茶、姜黄素、柑桔提取物等)。

  其中维甲酸及其衍生物被认为是最有开发前景的白斑治疗药物。维甲酸(retinotic acid, RA)是合成维生素甲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具有很强的角化抑制作用。近年研究表明,体内核维甲酸受体(nuclear retinotic acid receptor β, RARβ)的表达水平下降与口腔癌的发生密切相关。RA可提高RARβ水平,从而起到诱导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疗效。但RA的剂量相关毒性明显和可能存在的抑癌及促癌双向作用,有待研究改进。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专家对预防口腔黏膜白斑的建议
    任何一种疾病都是预防大于治疗,口腔疾病也同样如此。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样预防口腔白斑的恶变吧。专家对此有如下一些建议
    133540次观看数 2013-03-03 11:02:43
  • 口腔白斑病局部用药法则
    维甲酸类药物 局部治疗白斑有较好的疗效,并且较安全,治疗时应以低浓度为宜,不宜过高,以减少不良反应,一般以0.05%
    133541次观看数 2013-03-03 11:02:43
  • 口腔白斑病 防治需有方
    可长期使用鱼肝油涂擦白斑,每天2~3次,1~2个月为一个疗程,但不能用力过重。也可内服鱼肝油,或用维生素A5万U。在保
    133542次观看数 2013-03-03 11:02:43
  • 口腔黏膜保健三招
    正常的口腔黏膜可以用六个词来描述:“湿润的”、“柔软的”、“粉红色的”、“有弹性的”、“光滑的”、“连续的”。如果你的口腔黏膜不能同时用这六个词来描述的话,那可能就有麻烦了
    133543次观看数 2013-03-03 11:02:43
  • 口腔白斑需重视 宜早治疗
    口腔白斑是一种口腔粘膜角化病变,末期可有恶化趋势,它往往是口腔内常见的癌前病变之一。引起口腔白斑的原因大多由局部慢性刺激所致。如长期吸烟、酗酒、各种局部或外界因素的持久侵蚀刺激造成的
    133544次观看数 2013-03-03 11:02:43
  • 全方位解读口腔黏膜白斑
    口腔白斑病(oralleukoplakia,OLK)是一种口腔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表现为口腔粘膜上擦不掉的白色斑块,属于癌前病变,有转变成口腔鳞癌的潜在可能。
    80194次观看数 2011-03-09 16: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