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蛀牙是怎样“炼成”的

龋齿 2013-03-03 10:40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在牙齿的脱矿化和再矿化的拉锯战中,如果前者一直占上风,而再矿化缺乏补偿时,龋齿就会发展成蛀牙。 ...

儿童画——《蛀牙》
 

  专家指出:龋齿是造成牙齿蛀洞的罪魁祸首,更是人类最普遍的感染性疾病,97%的人终其一生迟早会碰上。有许多因子都参与到牙齿的破坏过程。其中导致龋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牙齿结构本身

  槽牙(俗称大牙)上凹凸不平的部位叫窝沟,人们在吃东西时上下槽牙咬合,在窝沟处将食物碾碎。牙齿在发育过程中由于钙化不好等原因,有些窝沟形成很深裂隙,嵌塞在这些裂隙里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很难清除,细菌产酸腐蚀牙齿导致虫牙。牙齿结构本身存在着薄弱环节也容易导致龋病,如牙颈部(牙齿靠近牙龈的部位)、牙齿与牙齿之间的缝隙等部位。

  2、牙菌斑
  
    专家介绍,人的口腔内正常情况下就存在大量的细菌,不可能没有细菌。龋齿的出现,是因为覆盖在牙齿表面的复杂微生物群集形成牙斑薄膜,此菌膜会降低该处酸碱值,使得牙齿因酸而[脱矿化](demineralization)。牙齿珐琅质一旦遇到低于酸碱值5.5的环境时,便开始发生脱矿化作用,甚至崩解;然而高于此关键酸碱值时,便会发生[再矿化] (remineralization)。这个修复过程能否成功,有赖于唾液中矿物质的存在,氟离子的可用量及唾液的流动速率。如果在这场拉锯战中脱矿化一直占上风、并缺乏再矿化的补偿时,龋齿就会发展成看得见的蛀牙。

  不过菌膜的作用不见得都相同。虽然已知转糖链球菌类是造成龋齿的头号犯人,但是也有人虽感染这些细菌但没有蛀牙。所以蛀牙并不是单纯视菌膜多寡而定的。

  3、饮食

  饮食也是另一个因子。致龋微生物喜欢糖,蔗糖或一般的调味糖是它们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这些糖代谢后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蛀牙。因此限制甜食来控制牙齿与糖的接触,可以为拉锯战中的再矿化增添一臂之力。另外长期过多地食用碳酸饮料、果汁等酸碱值过低的饮料也会加速牙齿脱矿化,增加龋齿发展的可能性。

  4、唾液

  唾液流动率与组成成分亦会影响到此过程。简言之,嘴里的唾液量越多,天然的清除作用就越好;也就是说,将产生龋齿的微生物以及它们在齿间产生的酸冲刷掉得作用越好。

 

  专家建议:

  口腔卫生是关键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是控制龋齿的关键,必须常常刷牙与使用牙线,每天至少2次。

  含氟牙膏不能少

  氟有提高牙釉质硬度、增强牙釉面抗酸能力的作用。氟化物有抑菌作用,也有抑制细菌黏附作用,同时亦有对牙齿组织的再矿化作用,因此使用氟化物牙膏可起到防龋作用。

  窝沟封闭要早做

  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含氟牙膏只能预防光滑牙面的虫牙。对于凹凸不平的槽牙深沟处却作用不大。

  由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90%以上的龋齿都发生在磨牙(大牙)的咀嚼食物的面上,家长应及早带孩子到医院做窝沟封闭,将孩子的槽牙发育不好的窝沟及时封闭上。做窝沟封闭越早越好,最好在大槽牙萌出来两年之内做,一般孩子是6至8岁。儿童每封闭一颗牙的深沟只需要几十元,做几颗要由医生看槽牙发育的具体情况定。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龋齿能传染吗如何预防
    关于龋齿能不能传染,多年来,口腔医务工作者很重视这个问题。外国学者凯斯(Keyes)1960年证实了仓鼠龋坏具存传染性。他使用仓鼠作动物实验观察。
    80558次观看数 2011-03-09 17:01:42
  • 喂养方式不当致婴幼儿龋齿
    很多父母会让孩子含着奶瓶或者妈妈的乳房入睡,但牙科专家提醒,这种做法对孩子牙齿的危害极大,很容易导致婴幼儿龋齿。
    80559次观看数 2011-03-09 17:01:42
  • 母乳喂养不足龋齿视力不良
    上海小囡们虽然越长越好,但成长过程中还是烦恼不少。
    80560次观看数 2011-03-09 17:01:42
  • 防龋齿,其实并不难
    龋病是口腔临床多发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细菌利用食物中的糖产生酸,引起牙齿硬组织的脱落,随之造成牙齿的破坏,形成龋洞。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残冠、残根或其它继发病,不得不拔除其牙齿。
    80561次观看数 2011-03-09 17:01:42
  • 口香糖治龋齿
    木糖醇是桦树皮的一种提取物,可用作口香糖的甜味佐料。据7月份的《美国牙科学会杂志》报道,明尼苏达州大学的研究者hildebrt发现。
    80562次观看数 2011-03-09 17:01:43
  • 老人如何防龋齿
    临床上,常遇到这样情况:每年年度体检时,有不少老人对内外科检查比较重视,对口腔科不太重视,认为人老了,牙齿好坏已成定局,常嫌麻烦不愿到口腔科检查。
    80563次观看数 2011-03-09 17: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