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老人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常表现为晶体本身或晶体囊浑浊,视力感到模糊、怕光,甚至失明。随着人口老龄化 ...
如何减少白内障的发病?
患了白内障后如何安全治疗?这已是许多老人们关心的话题,此次特邀德国Philipps大学医学博士、温州医学院教授、美国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协会会员刘芳主任医师讲述。
白内障是老年人最常见致盲性眼病。正常人眼中有晶状体,光线通过它及一些屈光间质到达视网膜,人才能清晰地看到外界物体。
一旦晶状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混浊,就会影响光线进入眼内到达视网膜,使人看不清东西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白内障,严重时就可导致失明。
引起白内障的原因
白内障是全世界致盲和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预防不当老人晶状体就会变得混浊起来,轻度混浊不影响视力,没有临床意义,当晶状体混浊使视力下降,这时在医学上才认定临床意义的白内障,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将晶状体混浊并使视力下降到0.7以下才作为诊断指标。
引起白内障的原因
眼科医师说,引起白内障的原因很多。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和局部营养不良等都可引起人体眼睛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形成混浊。
先天性白内障多为遗传,也有内生性与外生性两类,内生性者与胎儿发育障碍有关,外生性者是母体或胎儿的全身病变对晶状体造成损害所致。
后天性白内障是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营养代谢异常、中毒、变性及外伤等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老年性白内障是最为常见的,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病因与老年人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病变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日光长期照射、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
根据初发混浊的位置可分为核性与皮质性两大类,视力障碍与混浊所在的部位及密度有关,后皮质及核混浊也会较早地影响视力。
并发性白内障都是并发所引起。还有外伤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白内障的主要症状就是视力障碍,这与晶状体浑浊程度和部位有关。
白内障的治疗一般都采用手术方法。超声乳化手术是目前国际最新的白内障摘除术,并将人工晶状体植入,使患者第二天就能恢复正常。
小编推荐:《八项对策 四项法则 远离白内障》——现在太阳眼镜很流行,好多年轻人觉得戴太阳眼镜就是漂亮,其实太阳眼镜的另一作用是挡住紫外线,防止它损伤眼睛,主要是晶状体,从而减少白内障的发生。选择太阳眼镜时,镜片一定要有防紫外线的功能。60岁以后视力下降的老年人,如戴上黄褐色的太阳镜,有助于防止视力进一步减退和预防白内障的发生......详情请点击查看
眼科热文推荐:
意大利:6岁以下儿童勿看3D电影
沙尘天气严重 眼疾患者增多
教授解读:11类人不宜观看《阿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