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专家详解:不良生活习惯引发青光眼

青光眼 2013-03-01 17:38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的致盲因素,仅次于白内障,同时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致盲因素。那么,平时哪些不良生活习惯易患青光眼呢? 适量饮酒可以降低眼压 一次,一位博士生收集了一份病例资料:兄弟4人都是青光眼患者,但其中一个人的视功能损害最轻,其他三兄弟的 ...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的致盲因素,仅次于白内障,同时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致盲因素。那么,平时哪些不良生活习惯易患青光眼呢?

  适量饮酒可以降低眼压

  一次,一位博士生收集了一份病例资料:兄弟4人都是青光眼患者,但其中一个人的视功能损害最轻,其他三兄弟的情况越来越坏。追究了很久也没有追究出原因。后来偶然得知,视功能损害最轻的这位患者,每天晚上都要喝100~150毫升酒。原来,饮酒可以提高血液的渗透压,使房水的产生减少,从而达到降压的作用。在这个病例中,每天睡前饮酒的这位患者,夜间眼压控制得比较好,视功能就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上。而他的兄弟由于夜间眼压控制得不好,所以就导致病情发展得比较快。但是,一定要切忌过量饮酒,应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找出一个适度的量。

  青光眼术后早期不宜“大补”要“吃斋”

  在人们潜意识里,凡是手术后的患者都要吃些“补品”,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机体恢复。但青光眼手术后却忌“大补”。因为,在青光眼手术中,医生会在患者的眼内和眼外做一个滤过通道,这个滤过通道就是一个关系到手术能否成功的“伤口”。在术后前3个月,医生们会想方设法让这个 “伤口”不愈合。如果这时经常吃一些高蛋白食品,甚至促进组织愈合的中药,就有可能导致滤过通道瘢痕化,造成手术失败。为此,在保证基本营养的情况下,青光眼患者术后饮食要清淡,宜吃一些低蛋白食物、素食、纤维素为主的食物。此外,还要特别注意术后不要服用人参、西洋参、党参等参类补品和活血化瘀的药物等,因为其可能导致患者在低眼压的情况下产生前房出血。

  食物治疗青光眼的效果以蜂蜜最为明显,急性青光眼病人服蜂蜜100毫升,症状可以缓解。甘油也有同样疗效,一次口服100毫升,能使眼压迅速下降。蜂蜜与甘油属于高渗剂,服后能使血液渗透压增高,以吸收眼内水分,降低眼压。蜂蜜同时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青光眼眼压高是由于眼内积聚过多的水分,用利水药物可以增加房水流量,减少房水潴留。因此青光眼病人在平时可服食一些有利水作用的赤豆、金针菜、米仁、西瓜、丝瓜等。

  青光眼术后运动要适度,防护眼睛需戴镜

  青光眼患者术后可适当做一些运动,但是,由于眼睛刚刚做完手术,术后早期的眼压比正常的眼压还低,如果过度运动可能引起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等手术并发症,所以不能剧烈运动。此外,青光眼患者术后还应注意眼睛的防护。平时最好戴上有防护性能的树脂片眼镜,游泳时也要佩戴防护镜。还有,如果青光眼患者同时得了其他眼病,点眼药水的时候也要小心,因为药物进入眼内的浓度要比正常人高得多。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哪些不良生活习惯易患青光眼呢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的致盲因素,仅次于白内障,同时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致盲因素。那么,平时哪些不良生活习惯易患青光眼呢?
    131641次观看数 2013-03-01 17:38:04
  • 青光眼的饮食治疗原则及食疗方
    青光眼是一种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疾病。视神经由很多神经纤维组成,当眼内压增高时,可导致视神经纤维损害,引起视野缺损。早期轻微的视野缺损通常难以发现,如视神经严重受损,可导致失明
    131641次观看数 2013-03-01 17:38:04
  • 得了青光眼能用电脑吗?
    青光眼患者的确应该注意用眼卫生,不过也并非不能用电脑。要注意休息,不能一上网就忘乎所以。每次用电脑最好控
    131642次观看数 2013-03-01 17:38:04
  • 自用眼药记得要谨慎
    眼药是我们家庭药箱中的常备品。年轻人经常使用电脑,近距离用眼较多,喜欢用减轻视力疲劳的保健类眼药;老年人
    131644次观看数 2013-03-01 17:38:34
  • 先天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
    先天性青光眼(congenital glaucoma)是由于胚胎时期发育障碍,使房角结构先天异常或残留胚胎组织,阻塞了房水排
    131644次观看数 2013-03-01 17:38:34
  • 如何预防青少年青光眼
    少年青光眼是一种具有遗传性的青少年常见致盲眼病之一。由于其发病隐蔽,进展缓慢,大多无任何自觉症状,故不易早期发现。所以必须对此病提高警惕,以便早期发现。
    146211次观看数 2013-08-22 10: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