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科学家找到白血病肿瘤抑制基因

白血病 2013-02-16 11:19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5号染色体长臂杂合性缺失是人类造血系统恶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在原发和治疗相关恶性白血病患者 ...


  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中科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刘廷析研究员带领的研究组与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等多个实验室经过3年合作,从5号染色体长臂关键缺失区内的28个候选肿瘤抑制基因中,筛选并识别出alpha-catenin基因,该基因被认为可能是30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的白血病干细胞肿瘤抑制基因。该成果发表在1月1日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医学》(IF: 29)上。

  5号染色体长臂杂合性缺失是人类造血系统恶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在原发和治疗相关恶性白血病患者中,其缺失频率高达42%。30年来,搜寻5号染色体长臂上可能存在的白血病肿瘤抑制基因一直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Alpha-catenin在正常造血干细胞中表达,但在5q缺失的白血病肿瘤干细胞中表达显著下降或丢失。进一步研究表明,另一个未缺失的alpha-catenin等位基因的表达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DNA甲基化和组蛋白去乙酰化)而被抑制。该研究阐明一种新的白血病肿瘤抑制基因失活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即一个等位基因通过基因组片段缺失而失活,另外一个等位基因被表观遗传学机制抑制。这一研究丰富了肿瘤抑制基因失活的“两次打击”模型,提示正常造血干细胞不对称分裂破坏和表观遗传学机制紊乱可能在白血病肿瘤干细胞的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据悉,在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健康科学研究所和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育与疾病研究组的科研人员正联合攻关,致力于使用斑马鱼这一国际上日益崛起的发育和疾病模式生物体,探索自我更新(Self-renewal)和不对称分裂(Asymmetric division)信号转导路径在控制正常造血干细胞发育和白瘤干细胞恶性转化中可能的分子遗传学机制,为临床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和活体高通量候选药物筛选提供理论和物质基础。

  刘廷析研究员是健康所2004年引进的“百人计划”获得者,2005年获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资助, 这是健康所首次作为第一单位在如此高影响因子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小编推荐:骨肉瘤给你发出了信号,你收到了吗?[详情请看>>>>骨癌警惕信号]

   

想了解更多肿瘤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癌症频道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不明病毒 白血病致病新诱因
    在二战开始后,为了防备德军的进攻,驻扎在设得兰地区的英军数量大增,军人来自全国各地,二战结束后,大部分驻军随之
    121300次观看数 2013-02-16 11:19:12
  • 白血病口腔溃疡如何护理
    小儿白血病是临床常见的儿童恶性疾病,病程长,预后差,需要长期反复应用化学疗法治疗。由于化疗药物的应用和白血病细胞的直接浸润,大约80%患者出现口腔溃疡。因此口腔护理在白血病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1301次观看数 2013-02-16 11:19:12
  • 白血病晚期如何治疗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白血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
    75055次观看数 2011-03-06 09:27:41
  • 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常见以下几个方面: 1、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之起病:白血病起病急骤或缓慢,儿童及青少年病人多起病急骤。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进行性贫血、显着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等。起病缓慢者以
    75056次观看数 2011-03-06 09:27:42
  • 得了白血病能活多久
    得了白血病能活多久?这是很多白血病患者及患者家属关心的问题。也经常向他们的主治医师问起类似的问题,对于得了白血病能活多久这个问题,很难有明确的答案,白血病的治疗是个系统的过程,涉及到很多因素,
    75057次观看数 2011-03-06 09:27:42
  • 白血病的早期治疗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白血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
    75058次观看数 2011-03-06 09: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