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癌症病情 应该保密还是坦白

常规疗法 2013-02-16 11:09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前不久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80高龄的王大爷经医院检查,发现患肺癌且已到晚期。家属要求对病人绝对保密,所以王大 ...

  像王大爷这样的情况在医院比比皆是。那么,面对众多的癌症患者,我们是否应该对其隐瞒实情呢?回答是否定的,经验和事实告诉我们,保密性医疗弊大于利。但也不是绝对的否定,对部分有特殊情况的病人,还要采取保密措施。

  我们为什么要采取保密措施呢?保密措施到底好不好?

  我们之所以要采取保密性医疗,是因为怕患者受不了,对于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来说,这样可以避免其对治疗失去信心,精神崩溃而加快病情的恶化。另外,对于那些本身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采取保密方式可避免其因情绪的大幅度波动,导致心肌梗死和脑溢血的发生。

  但保密性医疗有其弊端。它严重妨碍医患之间,家属和患者之间的深入交流,不利于手术、化疗、放疗等特殊治疗的实施,不能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让患者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不利于患者充分利用有限的生存期,安排好工作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实行保密性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都表现为随着病情的加重和恶化而产生怀疑、猜测,对现行医疗措施感到不满、失望,甚至把上述情绪转移到周围的医护人员和家属身上,进而发展为不合作甚至拒绝治疗。医患之间因为保密而失去开诚布公的交流,影响信赖关系的建立,患者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医护人员则无法捕捉患者的心理变化,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相反,如果让患者知道真相,很多患者不仅没有意志消沉,反而激发了与癌症抗争的信心与斗志。其实我们常常低估了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只要医务人员和家属都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选择最佳时机和方式告知患者,很多人都能从恐惧和悲伤中解脱出来,稳定情绪,接受事实,然后积极参与到医疗中,配合治疗和护理,克服治疗带来的不适,从而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患者知道实情后,还可很好地安排所剩时间,处理好工作和生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生活质量。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第十一条明文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所以我们对癌症患者不能一味采取传统的保密性医疗措施,要更新观念,视病人情况采取既让病人知道病情、又不会对其产生不利后果的方式,以保证一些特殊医疗护理措施如期进行。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癌症频道:防癌 从现在开始

(实习编辑:何文卓)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中药治疗胰腺癌效果如何
    现在,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在关注肿瘤局部(瘤体)的同时,更注重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带瘤生存甚至长期带瘤生存也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就胰腺癌的治疗来说,临床上已经越来越倾向于中西医
    75065次观看数 2011-03-06 09:32:59
  • 益肺清化颗粒缓解肺癌咳血的机制
    咳血是肺癌的常见的症状,它属于祖国医学“咳血”的范畴,除少数肺癌有大咳血外,一般咳血量较少,如血丝痰,痰血混杂或满口血痰。肺癌咳血常反复出现,可贯穿整个病程,故对肺癌咳血的治疗颇具临床意义。
    75066次观看数 2011-03-06 09:32:59
  • 肺癌的放射治疗
    近30年来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停留在15%以内,其中的治愈者多为能手术治疗的I/II期早期患者,但肺癌在确诊时不足1/3的患者可行手术切除,一半以上在就诊时即为局部晚期。
    75068次观看数 2011-03-06 09:32:59
  • 自体细胞免疫治疗癌症—预防复发和转移
    有数据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一年复发率高达到60%,死于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人超过80%。所以,对于中晚期患者来讲,手术后、放化疗后防止肿瘤细胞的“死灰复燃”是关键。
    146638次观看数 2013-08-30 10:43:32
  • 八类人群更要做防癌有心人
    癌症带来的“杯具”一幕幕上演,人们谈癌色变。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可是要没能及时发现,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一旦到晚期,那可就为时已晚了。在生活中,我们要做有心人,定期体检,特别是以下几种患癌几率较高的人群。
    146641次观看数 2013-08-30 11:22:00
  • 婴儿血管瘤会自然消退吗
    虽然经咨询知道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不过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先天性毛病心里也很担忧,特别是一些长在婴幼儿身体较明显的血管瘤,不仅影响外观,而且有些类型的血管瘤病变几率也很大。
    150721次观看数 2013-09-27 12: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