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何来由?

小儿心理 2013-02-10 16:03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逆反心理虽存在着有碍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面,却也蕴涵着许多的积极因素,其中较为显著的是逆反心理强的孩子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勇敢、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 ...

  为什么幼儿普遍存在着逆反心理呢?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开始萌芽的时期。我有个小侄女,她两三岁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非得穿妈妈的高跟鞋走路,什么事都爱管,什么事都想干,一反过去安静、听话和依赖性较强的状态而变得任性,她力求摆脱成人的干预和限制,其逆反心理就特别严重。另外,她还常常为了引起父母和旁人的注意,经常有反抗、执拗、任性、捣乱、顶嘴的现象。

  2、幼儿家庭教育在方法上存在着问题。

  ①许多年轻的父母不了解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不知道儿童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以及所具备的潜能,以致对其提出过高要求,为其过早定向,强制其从事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如今几年兴起了兴趣班热潮,许多家长盲目的拔苗助长,为了能让孩子掌握一技之长,不顾孩子的兴趣、意愿,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其学这个学那个,诸如象学钢琴的孩子一边练琴,一边眼泪汪汪,甚至还出现了"砸琴"、"断指"之类的极端事件发生。

  ②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严,支配一切,总是不停的责骂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要么懦弱,胆小怕事,要么逆反心理较强。另一些父母则相反,他们过分娇惯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百依百顺,本来孩子可以独自很好的完成任务,也要唠唠叨叨半天,甚至包办代替。这种家庭环境滋生了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特征和行为习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谦让、合作与同情,他们任性、爱发脾气、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常显露攻击性行为、生活上挑吃挑穿等。

  3、老师教育上的弊端。

  许多逆反心理强的幼儿入园后,反抗性明显减少甚至消失,这是因为集体意志与要求制约着幼儿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集体生活环境也有利于纠正已经形成的不良性格特征。但不适当的教育却会导致幼儿产生逆反心理。

        ①威胁恐吓。有些老师对那些调皮、不听话或有过错的幼儿不进行正面耐心的教育,而是以恐吓。有些老师认为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既不体罚,又不斥骂,采用上述形式无可厚非。事实上,威胁恐吓已经对幼儿心理造成了伤害。

        ②武断夸大。有些老师在处理幼儿间的一些"状况"时,往往是运用她们头脑中已有的模式武断地评判,因此同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幼儿身上,老师的处理方式常常不尽相同。如当幼儿来告诉"A和B打架了"时,若老师认为A是调皮惹事的,就会不问青红皂白地把A训斥一顿,不给幼儿申辩的机会。老师这种不了解实际情况就粗暴评判的方法,会使幼儿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还有的教师在批评幼儿时,总爱带上"从来"、"每次"、"总是"、"没有一点"等夸大的字眼,对幼儿全盘否定,使其自暴自弃,并与教师产生矛盾,时不时的闹"独立"。

  作为幼儿老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可能对幼儿产生的影响,尽量发挥积极作用,避免产生负面影响,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适于她们个性发展并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使她们能够身心和谐地健康成长。同时,在矫治孩子的类似行为问题时,一定要首先找出引起孩子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消除造成孩子心理的"过激行为",从而消除孩子的逆反,进而彻底消除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才是治本的方法,也是解决孩子由心理逆反所引起的心理行为问题的根本方法。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儿童心理危机常见表现
    面对天灾或者居丧等灾难性心理危机,要相信自己心灵再生的能力,学会把灾难当成人生的一部分。心理自救、互助的第一步是学习接纳自己。
    114299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4:54
  • 花儿如此早开--儿童性早熟
    目前,青春期提前是世界性的趋势,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性发育普遍提前,性早熟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多,已经成为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
    114300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4:56
  • 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如今,做父母的大都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教育,但在重视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品质,而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习惯,正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114301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4:58
  • 重视宝宝情感的潜能开发
    缺乏爱的孩子,往往表现出胆小、恐惧、退缩或暴怒、逆反等消极的情绪行为。他们如果在3岁前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以后又得不到重视,那么长大后也会在性格中存留多疑、
    114302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5:00
  • 儿童情感、行为“循环环”
    有的孩子在1岁以内并无明显的阶段表现,如笔者的一位邻居家的孩子,在16个月时,突然不肯兜“尿不湿”睡觉,不肯穿新衣服,执意穿一件旧衣服,对成人的建议大发脾气,但他在此
    114303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5:02
  • 怎样鼓励孩子说真心话
    有些家长听了漂亮的真心话,就很高兴,而听了令人伤心伤脑的真心话就会生气,特别是当孩子做错了事,做父母的如果是不问清红皂白就训斥打骂孩子,恐惧会压倒他们承认错误的勇气,不敢说真心话。
    114304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