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考试综合征多因压力过大?

小儿心理 2013-02-10 16:03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对正患考试综合征的患儿,应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采用“行为治疗”,如脱敏疗法和暴露疗法,使患者恐怖紧张心理逐步脱敏和适应。 ...

  在考试期间,考试前后,学生出现较严重的紧张恐惧心理,伴面色潮红,全身出汗,两手发抖,心悸胸闷,头晕头胀,注意涣散,思想迟钝,使原来记熟的复习内容,一时无法“回忆”起来,导致考试失败。有的学习尚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疼、腹泻尿频尿急,严重者可大汗淋漓,头脑轰鸣,手指震颤,甚至虚脱、昏厥。

  【应对措施】

  对正患考试综合征的患儿,应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采用“行为治疗”,如脱敏疗法和暴露疗法,使患者恐怖紧张心理逐步脱敏和适应。

  考试综合征患儿,可在心理门诊医生的指导下,在临考前半个小时左右,服用利他林、佳静安定等药物,注意:

  (1)药物种类及剂量必须由医生根据经验因人而异地使用:

  (2)必须在事前试用,适应后方能在考试时服用;

  (3)千万不要自行随便试用,否则,可因药物剂量不恰当,反会影响正常考试;

  (4)即使有效,亦只能短期使用,仅为应付考试,决非根治疗法,家长务必认真对待。

  【发生原因】

  1.心理压力过大,由于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或提出过分的不恰当的要求,以致学生心理压力过大。

  2.由于错误地夸大了考试与个人前途之间的关系,令考生情绪过分紧张。

  3.缺乏自信心,有严重的自卑感,错误地低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总担心自己对考试准备得不充分,不能取得好成绩。

  4.考前过度疲劳,由于考前不适当地减少睡眠时间,而过度疲劳,或平时身体健康状况差,加上心理紧张,食欲下降,营养不良,影响了大脑供血。

  5.临场过分紧张,如考题难度过大,考试时间太紧,监考人员过于严肃,造成不适当的紧张气氛。考前准备不充分,文具不齐备,考题形式与考生认识能力差别过大,考生难以理解考题的意义。上述种种情况,均可导致临场考试过分紧张。

  【预防】

  1.要清除心理紧张恐惧情绪,正确对待考试,要轻装上阵。

  2.培养自信心,充分地估计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不要自高自大,也不要羞怯自卑,想念自己,勇于进取。

  3.考试前要认真复习准备,不要打无准备的仗,尤其是在平时要用功学习。

  4.考试前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提倡两次睡眠制度,(夜间睡8小时,午睡1小时),使大脑清醒的状态。

  5.在紧张考试复习中间,适当安排文体活动,消除儿童紧张心理和大脑疲劳状态,重大考试前1-2天停止紧张的复习,注意身心松弛,充分休息。

  6.考试时发现“怯场”不紧张、惊慌,要自我鼓励,想念自己有能力战胜“怯场”。最好是转移注意,暂停“回忆”,过一会儿等抑制解除后,再“回忆”遗忘的内容,可能就会想得起来了。

  7.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很多:

  (1)可以安静下来,伏在桌子上休息片刻;

  (2)如能获得监考人员的允许,可到室外做几次深呼吸,以使紧张的情绪放松;

  (3)考生可回忆一件令人十分愉快的往事,使自己超脱考场的紧张心理。

  8.遇到难题,若一时想不出某试题的答案,思维僵化时,可转移注意力,跳过难题,着手做另一个比较容易的问题,然后再回过头来,做这道试题。

  9.学校老师应该教育学生如何科学用脑,避免超负荷的“题海战役”、“疲劳战术”。

  【易发年龄】

  多见于学龄期儿童,但学龄前儿童若频繁于考试或比赛,也容易发生此综合征。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儿童心理危机常见表现
    面对天灾或者居丧等灾难性心理危机,要相信自己心灵再生的能力,学会把灾难当成人生的一部分。心理自救、互助的第一步是学习接纳自己。
    114299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4:54
  • 花儿如此早开--儿童性早熟
    目前,青春期提前是世界性的趋势,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性发育普遍提前,性早熟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多,已经成为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
    114300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4:56
  • 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如今,做父母的大都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教育,但在重视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品质,而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习惯,正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114301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4:58
  • 重视宝宝情感的潜能开发
    缺乏爱的孩子,往往表现出胆小、恐惧、退缩或暴怒、逆反等消极的情绪行为。他们如果在3岁前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以后又得不到重视,那么长大后也会在性格中存留多疑、
    114302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5:00
  • 儿童情感、行为“循环环”
    有的孩子在1岁以内并无明显的阶段表现,如笔者的一位邻居家的孩子,在16个月时,突然不肯兜“尿不湿”睡觉,不肯穿新衣服,执意穿一件旧衣服,对成人的建议大发脾气,但他在此
    114303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5:02
  • 怎样鼓励孩子说真心话
    有些家长听了漂亮的真心话,就很高兴,而听了令人伤心伤脑的真心话就会生气,特别是当孩子做错了事,做父母的如果是不问清红皂白就训斥打骂孩子,恐惧会压倒他们承认错误的勇气,不敢说真心话。
    114304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