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儿童“恋物瘾”因缺安全感

小儿心理 2013-02-10 16:03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恋物瘾”源于缺乏安全感,儿童或许在家庭中缺乏爱护和关怀,经常独处,以致要寻求某样物体作为精神上的慰藉,以逃避孤独、寻求安全。 ...

  儿童“恋物瘾”,是一种离开了某一样陪伴物就忐忑不安的行为。说到底,儿童“恋物瘾”就是一种轻微的孤独症。

  【预防及应对措施】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既然孩子的“恋物瘾”是由缺乏安全感引起的,那么,预防或逐步戒除幼儿的“恋物瘾”,也要从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入手。您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尽量多找些机会陪陪孩子

  孩子不是动物,只要喂养就会长大。孩子的成长更多需要的是父母的爱、需要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如果缺少了这些,孩子就会感到孤独和焦虑,就会被迫试图从“物”的身上寻求情感的庇护。

  2.平时多拥抱孩子,多抚摸孩子的背部和头顶,以解其“皮肤饥饿”

  拥抱和抚摸不是奖赏,不要等孩子画了一幅好画或弹出一首钢琴曲时才去拥抱他。拥抱应该是日常的、无条件的,就算孩子做错了事感到不安,也可以拥抱他,这是两代人之间一种无声的和解方式。经常性的拥抱给孩子这样暗示:我在你身边;我爱你;别怕,有我呢;失败了不要紧;你很安全……经常与父母拥抱的孩子,极少会将小包被或玩具熊当做“精神保险带”。

  3.就算让孩子独处一室,也要进行睡前安抚工作

  孩子本能上都畏惧噩梦和黑暗,所以硬性将孩子与父母分开,是很不明智的,不少幼儿就是在入睡前的害怕不安中染上“恋物瘾”的。但四五岁的幼儿最好能独睡。如果父母在孩子睡前陪伴孩子,并开亮一盏小灯,唱催眠曲或读一两个美妙的童话,等孩子睡着再关灯离开,就比较容易使其对襁褓被之类物体“脱瘾”。

  4.在选购有关幼儿用品时,要有意识地备下几个“迁移载体”,让孩子无法对其中的某样东西“专情”

  九成以上恋物儿童会对小包被、小抱枕、绒布熊、用惯的浴巾之类“上瘾”,如果一开始就备下两三条小包被、各式各样的绒布熊,让孩子选择使用,孩子就不会轻易对这些经常被替换的物品产生无法割舍的感情。

  【发生原因】

  “恋物瘾”源于缺乏安全感,儿童或许在家庭中缺乏爱护和关怀,经常独处,以致要寻求某样物体作为精神上的慰藉,以逃避孤独、寻求安全。

  【易发年龄】

  3岁以上。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儿童心理危机常见表现
    面对天灾或者居丧等灾难性心理危机,要相信自己心灵再生的能力,学会把灾难当成人生的一部分。心理自救、互助的第一步是学习接纳自己。
    114299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4:54
  • 花儿如此早开--儿童性早熟
    目前,青春期提前是世界性的趋势,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性发育普遍提前,性早熟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多,已经成为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
    114300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4:56
  • 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如今,做父母的大都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教育,但在重视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品质,而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习惯,正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114301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4:58
  • 重视宝宝情感的潜能开发
    缺乏爱的孩子,往往表现出胆小、恐惧、退缩或暴怒、逆反等消极的情绪行为。他们如果在3岁前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以后又得不到重视,那么长大后也会在性格中存留多疑、
    114302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5:00
  • 儿童情感、行为“循环环”
    有的孩子在1岁以内并无明显的阶段表现,如笔者的一位邻居家的孩子,在16个月时,突然不肯兜“尿不湿”睡觉,不肯穿新衣服,执意穿一件旧衣服,对成人的建议大发脾气,但他在此
    114303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5:02
  • 怎样鼓励孩子说真心话
    有些家长听了漂亮的真心话,就很高兴,而听了令人伤心伤脑的真心话就会生气,特别是当孩子做错了事,做父母的如果是不问清红皂白就训斥打骂孩子,恐惧会压倒他们承认错误的勇气,不敢说真心话。
    114304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