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宝宝便秘的罪魁祸首

小儿便秘 2013-02-10 14:57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若以牛奶喂养为主,大便为淡黄,质地可以较干燥,可有明显的臭味,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高蛋白,分解时较臭。大便中可有白色奶块,这是因为牛奶中含大量络蛋白 ...

  ① 食物搭配不合理

  如食物中含蛋白南的量较多,含碳水化合物少,食物在肠道内的发酵过程微弱,大便较干燥。小少孩子都有偏食的毛病,喜欢吃鱼肉类,不爱吃水果、蔬菜。由于食物中纤维素少,当然易便秘

  ② 缺乏良好的排便习惯

  儿童自幼应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定时排便。孩子贪玩,有意识抑制便意,时间久了,肠末稍神经对粪便刺激敏感度下降,粪便久存于直肠,水份被吸收变干硬,当然难于排出。

  ③ 精神因素的影响

  孩子受到突然精神刺激,如惊吓,或生活环境改变等,可出现暂时的便秘现象。

  ④ 疾病

  某些疾病可引起便秘如肛门狭窄或先天性肌无力等。

  新生儿(指出生后不满28天)便秘的原因大多为:

  人工喂养:牛奶经消化所含的皂钙较多,易引起大便干结,从而便秘。

  乳量不足:如果吃奶吃得少,或呕吐较多,或进食补液的小儿可引起暂时性的无大便。另外,新生儿的消化道肌层发育尚不完全,这样易引起便秘,还可同时伴有吐奶。只要小儿体重不下降,呕吐和便秘的现象都是正常的。

  外科性疾病:可能的畸形包括肠道闭锁、肠狭窄、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无肛、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肿瘤压迫马尾部神经等,这些疾病常伴有严重的呕吐和腹胀的现象,需及时诊治。

  值得注意的: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

  新生儿由于解便机制未发育成熟,所以无法定时解便,常常要大便积多,直肠壁的神经感受到膨胀压力,引发反射性的解出,这就是有些婴儿几天才解一次大便的原因,用温度计刺激,因为可引发反射,所以也可以使其解便。吃母奶的小孩,由于母奶吸收较完全,大便量较少,有些婴儿反而会好几天才解一次便,不一定随吃随解。所以,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判断新生儿是否便秘的方法是观察大便性状,如果性状正常,几天不大便也属正常。

  正常新生儿的大便什么样:

  母乳喂养的小宝宝的大便是黄色或金黄的,稠度均匀,药膏状,可有小颗粒,偶尔稍稀薄,可以带少量绿色。如果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较多,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糖类较多,在肠道中发酵,使得大便柔软,并且含有很多的泡沫,可以使大便的次数增多。

  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若以牛奶喂养为主,大便为淡黄,质地可以较干燥,可有明显的臭味,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高蛋白,分解时较臭。大便中可有白色奶块,这是因为牛奶中含大量络蛋白,消化时易于与钙结合形成皂钙的缘故。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宝宝便秘 隐患多多
    由于饮食和生活方式等问题,导致现在的宝宝经常容易出现便秘,父母们也就认为便秘是一件小事,其实不对。宝宝便秘绝非小事,它会给宝宝带来诸多疾病的困扰。因此宝宝便秘
    113737次观看数 2013-02-10 15:23:41
  • 小儿解决便秘要靠基础治疗
    治疗便秘应针对病因治疗。这种治疗也叫基础治疗 ,虽然缓慢但确实有效 ,一般经过 2~ 4周时间 ,就会打破便秘的恶性循环。有些家长见孩子便秘就用泻药 ,结果非常容易复发
    113738次观看数 2013-02-10 15:23:41
  • 晨起一杯盐水 预防小儿便秘
    最近不少孩子患上因便秘导致肛裂、血栓性外痔等疾病。昨日(6月15日),肛肠科医生提醒,家长应及时发现和治疗少儿便秘,并可通过食疗进行改善。
    113739次观看数 2013-02-10 15:23:48
  • 制服小儿秋季便秘有哪些方法?
    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故称“秋燥”。无论是初秋温燥,还是深秋凉燥,都容易伤肺致病。而小儿体质娇弱,对外界的刺激尤为敏感,所以秋季容易出现便秘。东南大学附属
    113740次观看数 2013-02-10 15:23:48
  • 中医粥膳食疗改善宝宝便秘
    小儿便秘是指小儿大便干燥、坚硬、量少或排便困难,多因摄入食物及水量不足、喂养不当或突然改变饮食习惯等因素所致。
    113741次观看数 2013-02-10 15:23:48
  • 三种方法巧妙缓解儿童便秘
    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上课时间不能随时排便,于是憋住大便,导致便秘。有意识地抑制排便可使排便刺激消失,粪便因此变干,排便痛苦,这种情况又可进一步抑制排便
    113742次观看数 2013-02-10 15: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