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好治

卵巢癌 2013-01-28 09:11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这些标准看上去简单,具体落实到诊断中,就可能出现偏差。近二十年来,我国妇科内分泌得到了显著发展,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其中,PCOS就是一个急需填补的空白。应该看到 ...

  刚上大学的刘思最近有些发愁:高二以来,月经总是不规律,但当初忙于考试,就没有放在心上。高考结束后,竟然半年没来月经,这下她可慌了手脚。经检查,医生诊断,她患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前从没听说过还有这么个病,怪吓人的样子。医生也没跟我解释,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只是给我开了几盒避孕药,还说以后要长期吃。我还是个女孩子,让别人看到我吃这种药,该多丢人啊!”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育龄及青春期女性中较为常见,但公众,甚至一部分妇科医生,都对此病了解甚少,这无形中增加了疾病的治疗难度。

  一难:发病原因尚未明确

  多囊卵巢综合征(简称PCOS)是一种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疾病,患者的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且体内雄性激素过多。医学界普遍认同,这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同时受环境因素影响,但确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2006年11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初步制定了中国的PCOS诊断标准。按照标准,该病具有3大特点:第一,女性无排卵或稀发排卵,一般月经稀发或病理性闭经、月经不规律者,排卵肯定不好。第二,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高或具有高雄激素表现,如有痤疮、脂溢性皮炎,上唇、下颌、乳头周围和肚脐下面多毛。第三,B超可以发现卵巢上有多个卵泡发育。在上述3个条件中,只要符合两个,并排除引起雄激素增高和月经紊乱的其他疾病(如某些肿瘤),就能诊断为PCOS了。

  二难:医生也不了解

  “这些标准看上去简单,具体落实到诊断中,就可能出现偏差。”近二十年来,我国妇科内分泌得到了显著发展,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其中,PCOS就是一个急需填补的空白。应该看到的是,有些妇科医生对这一疾病,也了解甚少。

  由于PCOS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约占6%—10%,不少青春期女孩在初潮后一段时间内,月经大多不规律,再加上她们可能汗毛较重,有些妇科医生就会草率地诊断为PCOS。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误诊也给少女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我认为,月经来潮3年后依然不规律,才需要警惕有没有患病可能。

  三难:治疗方法难接受

  治疗PCOS,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一定要在妇科医师的指导下用药,以防发生不良反应。郁琦介绍,一般多采用口服避孕药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进行治疗。其中,醋酸环丙孕酮片(达英-35)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长期服用的药物。它是唯一具有强抗雄激素作用的醋酸环丙孕酮片,能直接降低雄激素。

  但麻烦的事也接踵而来。目前在我国,由于传统观念影响,许多母亲,甚至患者本人都会感到,未婚少女服避孕药,是一件不可思议甚至难以启齿的事情:“十个陪女儿看病的母亲里,有九个坚决反对。”就如前文中所说的刘思一样,虽然疾病确诊了,但在治疗时却选择了放弃。“这主要是因为医生自己了解不多,所以没办法向患者解释。如果能安抚好患者和家属,解释清疾病原理,那对消除患者用药方面的恐慌非常有帮助。同时,也需要媒体多宣传,普及知识。”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低脂牛奶可能降低卵巢癌风险
    消费奶制品包括低脂和脱脂奶最多的女性,不论什么种族,最少可能患卵巢癌,但饮用全奶者没有降低危险。
    121168次观看数 2013-02-16 11:14:16
  • 排卵周期多卵巢癌危险大
    雌激素总是会让女人喜忧参半。一方面,作为“保护伞”,它让年轻女性免受多种疾病的困扰;但另一方面,它的过度强大
    121170次观看数 2013-02-16 11:14:16
  • 卵巢癌的通告一二三
    全面了解卵巢癌,需从临床表现、常见症状、体征这三方面入手。
    75051次观看数 2011-03-06 09:25:55
  • 得了卵巢肿瘤 有些东西不宜吃
    得了卵巢肿瘤,伴随而来的会有很多不适的症状,为了减轻痛苦和消除病患,您需要在饮食方面多加注意的是……
    75052次观看数 2011-03-06 09:25:55
  • 什么是巧克力囊肿?
    当异位病变发生在卵巢时 ,每次月经期局部都有出血 ,使卵巢增大 ,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 ,这种陈旧性血呈暗褐色 ,粘稠如糊状 ,似巧克力 ,故又称“巧克力囊肿”。
    75053次观看数 2011-03-06 09:25:55
  • 卵巢癌有哪些表现?
    了解卵巢癌的症状和体征,有助于自我排查和尽早治疗。
    75054次观看数 2011-03-06 09: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