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各种阴道炎症状一览

阴道炎 2013-01-27 13:48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阴道炎是女性的常见病,根据病毒的不同可分为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因此要积极的做好阴道的防护和卫生对于预防疾病很重要 阴道炎症状 1、滴虫阴道炎:是由一种叫作阴道毛滴虫的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传播:①经性生活 ...

  阴道炎是女性的常见病,根据病毒的不同可分为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因此要积极的做好阴道的防护和卫生对于预防疾病很重要

  阴道炎症状

  1、滴虫阴道炎:是由一种叫作阴道毛滴虫的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传播:①经性生活直接传播 ;②经被滴虫污染的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坐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 ;③通过被污染的手术器械及敷料传播。

  其主要症状是白带改变,如白带量增多、稀薄,呈泡沫状,若伴有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则白带呈脓性,有臭味。外阴和阴道口瘙痒,有时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若尿道口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有时可见小便带血等。治疗后经3次白带 (月经后 )检查没有发现滴虫,就说明治愈了。

  2、念珠菌阴道炎 :过去称霉菌性阴道炎,80%- 9 0%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念珠菌寄生于阴道外、口腔及肠道中,少部分患者可通过性生活或衣物间接传染。某些因素 ,如糖尿病、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及穿紧身化纤内裤等可诱发此病的发生。常见的症状有白带增多、粘稠 ,呈白色豆渣样或凝乳样,外阴瘙痒、灼痛 ,严重时坐卧不宁 ,有时还可有尿频、尿痛、性交痛等。念珠菌阴道炎治疗后应在月经前检查白带,如没有发现念珠菌就治愈了 ,老是治不好就要进一步检查原因。

  3、细菌性阴道病:平时妇女的阴道内寄生着许多细菌,它们相互依存,处于“生态平衡”状态,此种情况下就不会得细菌性阴道病。因多种原因 ,阴道内菌群发生改变,乳酸杆菌减少而其他细菌大量繁殖,此时就容易患细菌性阴道病了。

  主要的表现也是阴道白带增多,有异味或腥味,性生活后更为明显 ,还可伴有轻度的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10%- 40%的患者无自觉症状,往往被忽视。现在认为此病可能与宫颈癌、子宫出血、早产、自然流产及手术后伤口感染等有关。

  以上这几种常见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症状都有白带改变,当发生异常尤其是明显异常,就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去看病,不要去看江湖医生,以免上当受骗。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定时用药 ,完成正规疗程,如滴虫阴道炎需要连续治疗 2个疗程 ,还要定期检查 3个周期。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阴道炎千万不能“见好就收”
    32岁的刘女士,半年前在医院查出患有真菌性阴道炎,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刘女士自觉症状缓解,就自行停了药。可近日,刘女士突感阴道奇痒难忍,白带呈豆腐渣样,同时小便刺痛,淋漓不畅,到医院求诊,被诊
    82073次观看数 2011-03-10 11:37:38
  • 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
    霉菌性阴道炎,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传染性很可。此病多见于孕妇及糖尿病患者,少女也会罹患;此外,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或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由于菌群系乱,也容易发病。霉菌可以寄生在阴道前庭用阴道
    82075次观看数 2011-03-10 11:37:39
  • 夫妻双方共同治疗阴道炎
    阴道炎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据统计约有90%的女性在一生中可能会被阴道炎所侵犯。而滴虫性阴道炎又是其中比较顽固的一种,患病后私处奇痒、坐立难安、白带异常、性交痛苦、尿频尿急等感觉会让患者苦恼不
    82076次观看数 2011-03-10 11:37:39
  • 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
    老年性阴道炎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的疾病。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缺乏,使阴道壁皱褶减少、 上皮变薄、弹性差、分泌物减少,局部抵抗力降低,所以易受痫菌感染引起阴道炎。 家庭治疗措施 注意
    82077次观看数 2011-03-10 11:37:39
  • 阴道炎治疗三原则
    阴道炎治疗三原则:内外同治,男女同治,3个月经周期。 霉菌性阴道炎具体方法:月经期服大扶康一粒(就1次),男女都服用;月经干净女方每天上一粒达克宁栓,共七天。每次性交用达克宁霜涂阴茎,插
    82078次观看数 2011-03-10 11:37:39
  • 霉菌性阴道炎与气温的关系
    霉菌性阴道炎的反复发作与气温有明显的关系,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脾虚失运,湿热下注。临床实践证明,除了阴道冲洗、上药、口服抗真菌药物等常规治疗外,如果同时注重调整人体的内环境,加点清热利湿,健脾益气
    82079次观看数 2011-03-10 1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