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骨质疏不可小视

骨质疏松 2012-11-23 15:17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也是骨折的常见诱因。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包括生长期骨形成缺陷、成骨细胞骨形成受损,以及能增加骨吸收的一些病变。骨质疏松最常见于绝经后的高龄妇女。 年龄增长、女性以及性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也是骨折的常见诱因。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包括生长期骨形成缺陷、成骨细胞骨形成受损,以及能增加骨吸收的一些病变。骨质疏松最常见于绝经后的高龄妇女。

      年龄增长、女性以及性激素缺乏等都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此外,骨质疏松家族史、过度饮酒、吸烟以及多种慢性病症等也属于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该如何诊断呢?由于骨折的患者存在与其年龄和性别不符的骨质疏松,所以应该通过生物化学检查排除一些病症,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性腺功能减退症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等。诊断骨质疏松可采用的手段有很多,包括物理诊断、骨形态计量学诊断和生化诊断。

      物理诊断包括X线定性法和半定量法、光子吸收法及超声诊断。骨形态计量学诊断是通过骨穿刺取得骨组织样品,做成病理切片,在图像分析仪上对骨小梁的数量、形态和分布进行观察、计算、分析,给出骨组织中骨基质、骨小梁等各种参数值,从而对骨质疏松作出正确判断。生化诊断包括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综合诊断法以骨矿含量测量结果为主,结合年龄、性别、体态、症状、骨折、生化检测结果等多项参数,进行综合评分来诊断骨质疏松。

  判断骨质疏松可用的反应骨代谢的标志物:

  骨形成标志物包括骨钙素、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和骨性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肽。其中骨钙素是反映新近骨形成的敏感指标,而骨性碱性磷酸酶则为骨形成的较稳定可靠的标志。前胶原肽因缺乏组织特异性,一般只作为疗效评估指标。

  骨吸收的生物化学标志物包括脱氧吡啶酚和吡啶酚、Ⅰ型胶原交联区N-端或C-端肽等胶原代谢物、破骨性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半乳糖羟赖氨酸和羟脯氨酸等。其中脱氧吡啶酚、Ⅰ型胶原交联区C-端肽、半乳糖羟赖氨酸在反映骨吸收上有较高的特异性。破骨性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则是新的特异性骨吸收指标。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老年人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的特征是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在北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妇女患病率约为25%,男性为12.5%。髋骨骨折的病例中有20%的死亡,而幸存者中近半数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每年死于骨
    83389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8
  • 有关骨质疏松症的误区
    1、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才生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并非只有老年人才发生。通常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以下几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2)继发于许多其他疾病之后
    83390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9
  • 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进展
    1、以运动强健骨骼,可增加骨骼的矿物质含量。 2、从饮食中摄取足够的钙质。 3、熬骨头汤时加些醋,可帮助溶解骨头中的钙。 4、服用钙质补充物,可将钙质补充物置一锭于醋中,若裂成数块,则
    83391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9
  • 双磷酸盐类药物可致颌骨坏死
    美专家提醒:治疗骨质疏松谨慎用药 美国媒体报道说,美国国内医疗机构近期发现,近年来数千名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使用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双磷酸盐类药物后出现颌骨坏死现象。专家因此怀疑,双磷酸盐类药物可能
    83392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9
  • 三部曲轻轻松松治疗骨质疏松
    1、第一步补钙:钙是骨骼的重要成分,主要来源于食物。如不能从食物中摄入足量的钙质,可补充钙质。摄人的钙量略多于需要量并无害。 那么,怎样补钙?一句话——食补与药补双管齐下。 食 补
    83393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09
  • 骨质疏松需要标本兼治
    “治本”即病因治疗: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治疗骨质疏松首先要去除病因,特别是内分泌及代谢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一旦控制住病因,骨质疏松可逐渐好转。所以,在治疗骨质疏松之前,一定要全力找出致病原因及
    83394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