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高血压可引起心衰

心力衰竭 2012-09-18 16:02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心衰的死亡率高,25%的新发患者在1年内死亡,且常反复入院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害生命,也造成巨额的医疗负担。 结合近年涌现出的大量关于心衰研究的新成果,2009年3月,美国心脏 ...

       心衰的死亡率高,25%的新发患者在1年内死亡,且常反复入院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害生命,也造成巨额的医疗负担。

  结合近年涌现出的大量关于心衰研究的新成果,2009年3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对《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更新。

      5月31日,《指南》修订委员会主席玛丽埃尔?杰瑟普博士,《指南》修订委员会委员加里?弗朗西斯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阜外医院心内科高润霖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严晓伟教授对新版《指南》做出权威解读。

  而高血压是心衰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91%的患者在出现心衰前已患有高血压,因此,早期控制血压、干预危险因素是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衰的关键。

  杰瑟普博士说,根据心衰发生、发展的过程,将其分为A、B、C、D四个阶段,A阶段是指有高血压等心衰的高危因素;B阶段是指已经出现心脏的结构性改变,如心脏肥大等;C阶段是指已经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D阶段是指严重的、难治性的心衰。

      心衰虽然难治疗,但很好预防,即应该从A阶段(高血压)就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到B阶段(心脏肥大),甚至演变成有症状的C阶段(心衰)。所以,控制心衰的关键、有效方法是积极控制高血压。

  弗朗西斯博士进一步指出早期干预的重要意义,他说,研究表明,平均收缩压降低2毫米汞柱,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下降约10%;

      收缩压降低10—12毫米汞柱或舒张压降低5—6毫米汞柱,心衰风险降低52%。这说明,早期有效控制血压,延缓或阻断疾病进展,是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衰的关键。

  “药物治疗是慢性心衰防治的关键环节,”严晓伟教授在介绍心衰防治策略时指出,“ARB类药物(即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心衰各阶段治疗中均有重要作用,对于A阶段患者,ARB类药物可以强效降压,

      控制心衰的高危因素;对于B阶段患者,ARB类药物可显著减轻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重构,使高危患者初发心衰风险降低37%;对于C阶段患者,ARB类药物可使死亡和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13.2%。”

  高润霖院士指出,这种分级方法体现了心衰治疗观念的转变,即从治疗转为预防,强调早期干预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左心室肥厚等,对减少心衰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以及降低整体医疗成本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急性心功能不全
    【概述】 随着心功能不全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有关心功能不全病理生理和临床治疗的新认识使传统概念有所改变,心功能不全被定义为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
    76124次观看数 2011-03-06 14:43:34
  • 心力衰竭不可轻视
    传统概念认为,保存射血分数(EF)的心力衰竭(HF)预后相对良好,这种心衰也称作舒张性心力衰竭,但是最近的研究对这种观念提出了挑战。据发表在5月7日出版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则报道称,虽然这
    76125次观看数 2011-03-06 14:43:34
  • 心脏病和心衰有何关系
    有心脏病的人是不是就一定有心衰?有很多心脏病患者搞不清这个问题。为此,笔者特意请教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高炜教授。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可导致心脏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减退。一方面,由于心脏排血量减
    76126次观看数 2011-03-06 14:43:34
  • 心动过缓的秘密?怎样预防治疗?
    心率过缓是由于心脏病变引起博动异常变慢的病理现象。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专家介绍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144412次观看数 2013-05-23 15:07:20
  • 我院成功为一位女患者实施永久起搏器安
    2011年5月,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专家带领其团队为一位病重女患者成功实施了永久起搏器安置,患者现已康复出院。
    145280次观看数 2013-07-03 13:56:29
  • 心脏病患者黄梅时要当心
    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145788次观看数 2013-08-03 16:25:42